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弧形切口分段切除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0-13  浏览次数:459次

      作者:尚秀娟,李荣先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肛肠科

      【摘要】 目的:探讨弧形切口分段切除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弧形切口分段切除术治疗的20例嵌顿性混合痔患者,与同期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外剥内扎术的20例患者作对照。结论:弧形切口分段切除术与传统放射状切口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嵌顿性混合痔,弧形切口分段切除术,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弧形切口分段切除术(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0.2岁,平均病程6.2年;传统外剥内扎组(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9.5岁,平均病程5.9年。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①诊断依据:肛门处混合痔脱出于肛门外,不能回纳肛门内,伴有局部肿胀疼痛,也可有表面糜烂、坏死、血栓形成。②纳入标准: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愿意并能耐受手术,且无排除标准者,均可纳入。③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肝脏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腹泻、结核病、性病、精神病、恶性肿瘤、瘢痕体质的患者以及妊娠期或月经期的女性患者。

      治疗方法:侧卧位,局部麻醉或连硬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观察组:根据痔核的数目及大小将痔核分为1~4组,常规消毒术野并扩肛。钳夹嵌顿痔外痔顶部向外牵拉,另取组织钳夹持内痔,两钳并提,在外痔基底处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皮下静脉丛与括约肌之间剥离痔核至齿线上约0.3cm,血管钳弧形钳夹痔核基底部,沿血管钳上缘切除痔核,然后4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同法处理其他痔核。注意各切口间保留正常黏膜,且各切口不在同一平面上。指诊肛管无狭窄,止血并修剪皮缘,凡士林油沙条填压伤口,无菌敷料包扎。对照组:消毒、扩肛同观察组,钳夹外痔顶部向外牵拉,另取组织钳夹持内痔,两钳并提,在外痔疗效比较:①治疗组:120例,痊愈80例(66.7%);显效36例(30%);无效4例(3.3%);总有效率96.7%。②对照组:80例,痊愈48例(60.2%);显效20例(25%);无效12例(15%);总有效率85.2%。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12例,经减慢输液速度及对症处理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疗程结束后,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对照组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但临床上应用有过敏现象,偶尔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或尿常规异常。

      讨 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初多为病毒感染,几天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婴幼儿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的高峰时期,5岁后逐渐下降。男孩比女孩更易感染发病。室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污染差的地区。

      莪术油液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挥发成分,加葡萄糖配制而成的输液型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1和A3型均有直接灭活作用。此种液体为淡黄色、澄清透明,可分别与多种抗生素配伍,治疗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磷霉素钠是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一种新型广谱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对大多数G+和G-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因此可与细菌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到抑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近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其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肝脏对药物解毒能力差,故治疗时应选择毒性低、有效、抗菌能力强的药物。磷霉素钠有保护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膜的作用,无需做过敏试验,适合小儿应用。本文结果证实莪术油配伍磷霉素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好,认为其可作为治疗呼吸道感染一线药物。

      两侧皮肤作放射状“V”形切口,在皮下静脉丛与括约肌之间剥离至齿线上约0.3cm,钳夹痔核基底部,以7号丝线于组织钳下方行内痔根部“8”字缝扎,并于线结上约0.5cm处剪除痔核。同法处理其他痔核。注意各结扎点间保留正常黏膜。指诊肛管无狭窄,止血并修剪皮缘,凡士林油沙条填压伤口,无菌敷料包扎。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口服抗生素,便后温开水坐浴,定期伤口换药。观察组患者一般于术后7~10天拆线。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症状及体证消失,创口愈合。即肛门外形及功能恢复正常,排便通畅,无便血、痔核脱出、疼痛及皮赘残留。②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创口未愈。即肛门外形基本正常,有少量便血,轻度疼痛及少许皮赘残留。③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并发症:观察两组出血、水肿、感染、尿潴留、便秘、切口延迟愈合、肛管狭窄、黏膜外翻并发症情况。

      复发的判断标准:术后随访6个月,伤口愈合后有出现便血,肛门肿物脱出或伴有疼痛者。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疗程比较、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复发率:经随访,两组术后均无复发。

      讨 论

      目前常用于治疗嵌顿性混合痔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痔环形切除术、内痔注射外痔剥术、痔上黏膜环切术或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在传统混合痔环状切除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改进,将嵌顿的痔核合理分为若干组,沿皮缘分段做弧形切口切除痔核,并将间断缝合切口,术后7~10天拆线,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上一篇:糖尿病诊断与否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下一篇: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