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原发性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1-30  浏览次数:565次

      作者:金洪永,姜洪伟 ,张丽梅,赵德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结肠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外科治疗,预后

      原发性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起源于结肠淋巴组织的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胃肠道NHL占全部结肠外NHL的40%,其中17%~54%原发于肠道。发病部位依次为小肠、回盲部和大肠。因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诊断困难,故常误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2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21~74岁,年龄中位数45岁。本组病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病程12 d至1.5年,平均4.2个月。本组27例均符合Dawson诊断标准〔1〕:①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②胸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③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④手术证实病变局限于肠及引流区域淋巴结;⑤肝脾正常。

      1.2 临床表现 腹部包块16例,腹痛13例,便血7例,腹泻与便秘交替6例,肛门坠胀3例,黏液血便5例,发热2例,贫血3例,体重减轻4例。发病部位在升结肠19例,降结肠6例,直肠2例。

      1.3 术前诊断 行纤维结肠镜18例,其中病理确诊7例,疑诊1例,其他误诊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5例、急慢性炎症3例,坏死及肉芽组织2例。行钡剂灌肠造影8例,误诊为结肠癌6例,肠套叠1例,正常1例。另1例是腹块直接剖腹手术。术前误诊率为66.7%。

      1.4 治疗及结果

      1.4.1 治疗方法 本组27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19例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3例出现炎性肠梗阻均治愈。14例肿瘤切除后行COP或CHOP方案化疗。

      1.4.2 结果 病理诊断肿瘤位于回盲部15例,升结肠5例,横结肠2例,肝曲及脾曲结肠各1例,降结肠2例,直肠1例。肿瘤侵及浆膜外6例,8例肠系膜淋巴结有肿大,其中4例有转移。病理确诊全部为NHL。本组16例获随访,时间1~7年。姑息切除2例分别于术后3、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根治术后辅以化疗者14例中生存3年者6例,超过5年者6例,超过7年者2例。

      2 讨 论

      原发性结肠NHL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在原发性消化道NHL中,发生于胃的最多见,约占40%;其次为小肠28%,结直肠较少见。结直肠NHL以回盲部最多见,占70%〔2〕。本组发病部位在升结肠19例,降结肠6例,直肠2例。原因是淋巴瘤起源于肠黏膜下组织,而回盲部淋巴组织最丰富。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比约为2∶1。

      原发于结直肠的NHL与相应部位的结直肠癌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缺乏特异性,常以腹痛、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有或无发热为主〔3〕。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除根据腹部体征直接探查外,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常以B 超、CT、MRI、钡剂灌肠造影及纤维结肠镜检查作为手术依据。B 超、CT、MRI 对结直肠NHL 的检查目的主要是了解肿块周围情况及手术治疗的难易程度。B 超下表现为病变肠管周围淋巴结较癌性转移淋巴结大、广泛、回声低;CT、MRI 表现为受累肠管壁普遍增厚,有时肠壁黏膜下表现多发结节状;钡剂灌肠表现为一段肠管受累,肠壁僵硬,与正常界限清楚,黏膜较光滑完整;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内镜下所见可分为〔4〕:(1)结节隆起型:结节可单发或多个,融合形成巨大肿块;(2)溃疡型:溃疡为放射状,深浅不一,质地柔软;(3)浸润型:黏膜明显增厚,呈粗大皱襞或脑回样改变。其中以结节隆起型最多见。因本病发生于黏膜下层,而活检时较难达到黏膜下层,所以活检阳性率一般为50%~80%。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本病的治疗方法〔5〕。本病虽受累肠壁范围广、肿块大,但与周围组织多为非炎性浸润黏连,易于分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较大。即使无法根治切除,亦主张姑息切除并于病灶周围以银夹标记,术后补充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因此,对NHL 的手术切除应持较肠癌更积极的态度。手术除了按肠癌根治术要求整块切除病变和彻底清除淋巴结外,尚应注意病变残留及医源性血行转移。NHL为全身性疾病,原发于胃肠道的NHL只是病灶首先累及之处,故非真正早期病例,一般均需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本组8例单纯手术者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后化疗组5年生存比例为3/8,手术加放疗加化疗组5年生存比例提高到8/14。因此,若术后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应辅以必要的放疗和化疗以提高疗效。

      一般认为,影响结直肠原发性NHL的预后因素除治疗方法外,尚与病变范围、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提高结直肠原发性NHL疗效的关键,是对本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的认识和早期发现,同时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0810.

      2 孙曾一.恶性淋巴瘤〔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10.

      3 林金容,姜 泊,张亚历,等.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5):317.

      4 傅诚强.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5;22(6):337.

      5 王奇璐.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657.

    ↑上一篇:院外健康教育对提高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探讨
    ↓下一篇:应用氩离子凝固术预防结直肠息肉复发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