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小儿肛瘘18例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17  浏览次数:660次

      作者:富巧燕  作者单位:浙江文成,文成县中医院肛肠科

      【关键词】 肛瘘,儿童,手术治疗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1.67%~3.60%,小儿患者在临床亦不少见[1]。我院采用一次手术切开、切开结合挂线法治疗小儿肛瘘,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和后遗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女孩1例,其余均为男孩。年龄23天~11岁,<1岁8例,>1岁10例;病程10天~8年。其中单纯性低位肛瘘15例,单纯性高位肛瘘2例,复杂性肛瘘1例。

      1.2 手术方法 氯氨酮麻醉或加骶管麻醉,患者采用截石位,常规消毒。以直肠指诊、软质探针或注射亚甲蓝等办法进一步探查瘘管的主管及支管的走向、数目和位置,准确找到内口位置。(1)对于单纯性低位肛瘘者,用探针从外口进入管腔,从内口引出,沿探针走形方向,完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管壁,修剪创缘皮肤,使之呈V形,充分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2)对于单纯高位肛瘘及复杂肛瘘,将探针从内口引出后,在探针尾端系一橡皮筋,使橡皮筋由肛门进入瘘管,切开内外口之间的皮肤,顺着橡皮筋切开外口部分瘘管至外括约肌,收紧橡皮筋,用止血钳夹住拉紧的橡皮筋,在血管钳下方用丝线结扎,修剪已切开的瘘管的创缘皮肤,充分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

      1.3 注意问题 手术中需注意几个问题:(1)内口的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小儿肛周肌肉结缔组织疏松,瘘管较细,内口硬结范围较小,若不能确定内口位置,可用头皮针由外口注入亚甲蓝,牵拉瘘管,挤压内口周围查看有无脓液自内口流出。探针探查及挂线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以免造成假性窦道或假内口。(2)瘘管切开时应清除坏死组织,创口边缘皮肤应修剪成V形,使之引流通畅,以防术后皮肤愈合过快而形成假愈合。(3)对于高位肛瘘或不能确定为低位肛瘘者,宜行一次性切开结合挂线术,以免肛门失禁。(4)挂线张力不宜过紧,以免脱落过早,影响肛门功能。

      1.4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生素3~5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便后用0.05%碘伏棉球擦洗创口,橡皮筋一般10天左右脱落,若两周不脱落,可剪除挂线内残余组织。

      2 结果

      本组18例全部一期愈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面愈合),疗程10~22天,平均13.5天。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变形等并发症。

      3 讨论

      小儿肛瘘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肛隐窝感染所致,多为新生儿肛周脓肿留下的后遗症,95%的肛瘘源于肛腺感染[2]。由于新生儿肛腺可多达50个,且多为稀便,容易引起肛腺炎,感染蔓延形成肛周脓肿,最终导致肛瘘。5岁以下幼儿的肛腺多呈不规则分布[3],因而小儿瘘管的内口可发生于齿线前后部或左右两侧。儿童肛瘘瘘管走向于皮下、肌间,所以小儿瘘管多为低位瘘管。

      笔者主张小儿肛瘘首选手术治疗。低位肛瘘采用一次性切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疗程,又避免挂线术慢性切割所引起的疼痛,伤口引流通畅不容易感染,换药护理方便。高位复杂肛瘘患者,则采用一次性切开结合挂线术,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又避免肛门失禁,愈合后疤痕较小,不会发生肛门变形。为避免因患儿换药时疼痛不合作,以致生长迅速而致的假性愈合[4],可以在换药的同时适当给予稀碘伏坐浴,遵循创口“由内至外,由深部至浅部”的愈合原则。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笔者认为小儿肛瘘宜及早手术。小儿身体生长旺盛,创口愈合快,疗程相对较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9.

      2 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30.

      3 李国栋,寇玉明.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7-8.

      4 刘百羽,郭波,朱国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瘘及肛周脓肿.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12(6):417.

    ↑上一篇:小切口皮下剥离术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