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胃肠减压在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2-01-29  浏览次数:780次

      作者:邓方园  作者单位:644000 四川宜宾,宜宾市一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由鼻腔经咽喉部置管到胃内,是重症胰腺炎、肠梗阻、胃肠手术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及时缓解病情,但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为此,我科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07年7月我科共有240例患者置胃肠减压,男180例,女60例,年龄3个月~86岁,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15天,胃管选用的是8#~20#的硅胶胃管。本组患者共有96例在置管过程中和置管后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置管不成功9例,误入气管2例,呼吸异常1例,长度不够57例,堵管11例,型号偏小2例,自行拔管5例,脱落9例。

      2 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置管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1.1 置管不成功 本组置管不成功9例,其中后鼻窦狭窄1例,昏迷1例;气管切开1例,极度烦躁不合作6例。胃管刺激咽部易引起恶心、呕吐以及恐惧心理,导致病员不配合及操作者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丰富是胃管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胃管型号、质地的选择,置管前细致的与病员沟通,介绍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合作是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关键。置管前首先要根据病员的年龄及鼻腔的大小选择型号合适的硅胶胃管。橡胶胃管刺激性大尽量不选择。送管时胃管刺激咽喉部病员会出现恶心、呕吐,此时嘱病员深呼吸,大口吞咽,操作者配合病员吞咽的动作加快速度;昏迷病员应将病员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个别对刺激高度敏感的患者,可先在咽部喷洒1%丁卡因,降低敏感性后再置,对因操作者经验不丰富而导致置管失败的,则应更换经验丰富的操作者重置管,同时加强操作者操作技术培训。长度到位后一定要妥善固定。

      2.1.2 置管时误入气管 本组出现误入气管2例,其中1例病员出现面部发绀、烦躁、呛咳明显;另1例病员无不适应表现,但置管末端大量气体溢出,回抽时无胃内容物。

      置胃管误入气管的几率较小,一旦出现不用惊慌,应迅速拔出胃管同时安慰病人,休息片刻后重置。本组2例病员重新置管后均一次成功。

      2.1.3 呼吸异常 本组出现1例呼吸异常。置管后证实胃管在胃内,且引流物量多,但病员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极度难受;主要原因是心理紧张、恐惧造成。在指导病员深呼吸、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后病员症状缓解。

      2.2 置管后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2.1 长度不够 本组病员中因胃管长度不够而引流效果差的有57例。其中置管时置入长度不够的50例,置管后因固定不牢而自行滑出一部分导致长度不够的7例。

      置管前我们常规测量置入长度,按教科书的标准为发际到剑突的垂直长度,而实际上我们胃在腹腔内的解剖位置呈左倾斜的位置。若按照体表量的长度置入,则胃管刚过贲门一点,胃管前端不能充分接触到胃内容物,达不到彻底引流的效果。因此我们置入的长度应该是在测量长度的基础上增加5~10cm。本组病员胃管再次置入10cm后引流量增加明显,病员自觉症状好转。

      2.2.2 堵管 本组发生堵管的11例。主要原因是:食物残渣、蛔虫堵塞管腔,或置入长度过长造成胃管反折堵塞管腔。

      置胃管的患者每日应用20ml或者50ml空针回抽数次,以保证胃管通畅。若发生堵塞时,可用20ml或者50ml的空针抽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直至通畅为止。其中7例均冲洗通畅,1例冲洗时阻力极大无法冲通只能拔管,拔管后发现胃管插入过长后反折造成堵管。

      2.2.3 胃管脱落 本组发生胃管脱落者有9例,主要原因是固定不妥当、胶布松动、潮湿、病员下床活动时或者翻身时未妥善固定造成。

      置管后除了妥善固定胃管外,还应每日更换胶布重新固定,固定时鼻翼上的油脂应擦洗干净,以免胶布潮湿。引流液要及时倾倒。下床活动时负压吸引器应用别针妥善固定在前胸。另外,还应指导病员下床活动及翻身时固定好胃管,以防脱落。

      2.2.4 自行拔除胃管 本组发生自行拔除胃管的5例,主要原因是自觉咽喉部干燥、疼痛、胃部不适。患者置管后因禁食、禁饮、术后大量出汗、胃管刺激咽部易造成咽部疼痛。

      置管前应将这些情况告之病员,并将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告之患者,一定要从心理上接受,取得患者配合是减少拔管的前提条件。置管后也可指导患者含化西瓜霜含片及饮温水5~10ml以减轻症状。本组1例患者重置胃管后无一例再次拔除的。

      2.2.5 胃管型号偏小 本组胃管型号偏小致引流不通畅的2例。主要原因是:腹部外伤病员,因刚进食脂肪类及粗纤维食物未消化吸收,无法通过胃管管腔引流出来。还有置管时间过长,胃内容物在管腔内沉积造成管腔过小。

      置管前要进行充分的评估,询问进食情况,所患疾病,根据病人年龄及急诊或者择期手术患者选择型号合适的胃管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1]。如进食后胃穿孔,肠梗阻急诊外伤病员宜选用16#~18#,已行禁食或肠道准备的择期手术病员选用16#。本组1例患者拔管后置入大型号胃管后通畅。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普外科运用极为广泛,置管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我科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在胃肠减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使病员病情及时得到缓解,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代菊.胃肠减压在临床运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9(21):42-43.

    ↑上一篇:慢性胰腺炎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