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拉莫三嗪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3-31  浏览次数:672次

      作者:郭志松 邵换璋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 郑州 450003   【摘要】  目的 研究拉莫三嗪(LTG)能否通过减轻脑水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干湿重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及LTG对脑水肿的干预情况。结果 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在出血后12 h~1 d时增加,3 d时水肿达到峰值,7 d明显减轻,治疗组较手术组则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在12 h~7 d变化不明显。结论 拉莫三嗪可以减轻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大鼠;脑出血;脑水肿

      拉莫三嗪(LTG)主要用于难治性癫的治疗。其作用环节是抑制突触前膜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释放,抑制钠通道开放,稳定过度兴奋的神经元膜,减少Cl和H2O被动进人细胞,达到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国内有报道LTG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外液谷氨酸的浓度,减轻脑外伤后急性脑水肿,但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将观察拉莫三嗪(LTG)能否通过减轻脑水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质量220~250 g,由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YK200611。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手术组32只,治疗组32只。后2组又分为12 h、1 d、3 d、7 d四个时间点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检测,每组每个时间点为8只大鼠。

      1.2 脑出血模型的制作和成功的标志 大鼠经10%水合氯醛(40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用微量进样器由股动脉抽取血液50 μl缓慢注入尾状核位置,留针15 min。 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动物麻醉清醒后,参照Zea Longa 等评分标准,累积1分以上为成功模型。

      1.3 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大鼠断头取脑后,取进针道前约3 mm厚的脑组织。用电子天平先称取湿重,电热恒温培养干燥两用箱100℃烘烤48 h,再称取干重。利用脑组织含水量=(鲜质量-干质量)/鲜质量×100%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 在脑出血模型中,有3只大鼠死亡,其中4只死于麻醉意外,2只死于出血波及颅底,由备用动物补充。脑出血组动物麻醉清醒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自洁能力下降,进食减少。对照组大鼠精神恢复,反应及进食正常。脑出血大鼠于术后6 h即可观察到其行为学改变,均出现较明显左侧肢体偏瘫、旋转爬行或拖步行走,神经缺损体征以造模后12~24 h最为明显,72 h后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未出现上述神经缺损症状。

      2.2 脑组织含水量变化 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在出血后12 h开始增加,3 d时水肿达到峰值,7 d有所减轻,治疗组与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相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12 h~7 d变化不明显。详见表1。表1 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手术组比较,#P<0.05

      3 讨论

      拉莫三嗪的化学结构为3,5二氨基6(2,3二氯苯基)1,2,4三丫嗪,目前主要用于难治性癫的治疗。其作用环节是抑制突触前膜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释放,抑制钠通道开放,稳定过度兴奋的神经元膜,减少Cl和H2O被动进人细胞内达到减轻脑水肿的作用[1]。

      国内有报道LTG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外液谷氨酸的浓度,减轻脑外伤后急性脑水肿[2],但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在出血后12 h开始增加,3 d时水肿达到峰值,7 d有所减轻,治疗组与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的脑组织含水量均相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12 h~7 d变化不明显。认为其可能机制是:(1)作用于电压依赖钠通道,抑制突触前膜谷氨酸的释放,从而使NR1激活减少,细胞损害减轻。本实验中可见NR1在治疗组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细胞损害减轻,与Bather[3], Pisani[4]的研究一致。(2)作用于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GCCs)参与神经元兴奋性和传导性的调节,并通过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第二信使系统。VGCCs还参与细胞毒性作用,通过激活一系列酶活动,产生细胞损害。LTG可作用于VGCCs调节神经递质释放,降低钙调性细胞毒性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此外对离体脑皮层突触小体的研究中,发现LTG通过减少突触前膜钙离子内流,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由4AP诱导的皮质,纹状体谷氨酸盐的释放。还能减少因膜去极化产生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5]。

      该研究提示拉莫三嗪可以减轻实验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早期应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可能作为预防和减轻脑损伤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Peck AW.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lamotrigine[J]. Epilepsia, 1991, 32: 9l2.

      [2] 程员. 拉莫三嗪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志,1998,14:209211.

      [3] Pisani F,Pedale S, Macaione V.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lamotrigine and remacemide on excitotoxicity induced by giutamate againist in isolated chick retina[J].Exp Neurol, 2001, 170: 162170.

      [4] Wang SJ, Tsai JJ, Gean PW. Lamotrigine inhibits tetruethylammonium induce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rat amygdala[J]. Neuroscience, 1997, 81: 667671.

      [5] Wang SJ, Sihra TS, Gean PW. Lamotrigine inhibition of glutamate release from isolated cerebrocotical nerve teminals by amppression of 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activity[J].

     

    ↑上一篇:路优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伴抑郁症效果观察
    ↓下一篇:脑保护的新武器――依达拉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