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普通外科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28  浏览次数:762次

      作者:马鹏,宋永树  作者单位:621600 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腹部无疤痕的优点,自1987年在法国开展以来迅速在世界各地普及。近几年在我国有明显的发展趋势,已逐渐在二级医院开展。我院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共开展LC8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31例,女49例,年龄26~70岁,平均51岁。

      1.2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入选标准: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个月内无急性发作,囊壁增厚<4mm,术前B超排除胆总管结石;②胆囊息肉,直径<2cm;③年龄≤70岁;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

      1.3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仰卧位,头高足低300,左侧倾斜200,脐上缘长约1c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三控法"建立操作通道,沿Hartmann袋中部开始分离钩切开浆膜[1]。游离胆囊管,三管关系清楚后胆囊管钳夹钛夹2枚,剪断胆囊管。分离胆囊动脉,钛夹夹闭后电凝切断。剥离胆囊,电凝棒止血。于脐上或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腹壁戳孔处缝合,敷料贴切口。

      2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后时间平均50分钟。失血5~100ml,平均20ml。术后48小时内肠道恢复蠕动。住院3~5天,平均4天。3例患者因胆囊萎缩、Calot三角水肿、粘连较重,历时2~3小时,失血均约100ml,其中2例放置引流管一根,48小时后拔出。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均无异常。

      3 讨论

      基层医院开展LC术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条件:①应在具有丰富腹腔镜操作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指导下进行;②术者应具有处理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能力;③初学者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传、帮、带,由易到难,做到配合默契。

      掌握手术适应症①无症状的胆囊结石;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③直径<3 cm的胆囊结石;④有症状和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病变;⑤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指征者;⑥估计病人对手术耐受良好者。禁忌症①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胆囊炎,如胆囊积脓、坏疽、穿孔、内瘘等;②胆源性急性胰腺炎;③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④胆囊癌或胆囊隆起病变疑恶变者;⑤伴有急性胆管炎者;⑥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壁厚>5mm;⑦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初次开展时应选择合适的病例,高龄(≥70岁)、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急性胆囊炎等是中转开腹的高危因素[2]。由易至难,待积累有相当经验后再适当放宽指征。

      手术操作时应注意事项①胆囊管剪断为宜,禁用电凝切断,因过分电凝可使管壁焦化,引起钛夹松动,出现胆漏,同时通过热传导引起胆总管损伤至狭窄。②处理胆囊动脉时不应分离太净,避免“骨骼化"致使钛夹夹闭不牢固或者脱落,出现胆囊动脉出血[3];③在取出胆囊时,应尽量扩大腹壁切口,避免强行提拉,出现胆囊破裂或结石遗落腹腔。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中转开腹;①难以控制的出血;②发现或疑有胆管损伤;③Calot三角粘连水肿严重,不能辨认正常的解剖关系或解剖变异。

      基层医院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选择合适的病例,术中仔细的操作,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0-573

      [2] 周振旭,蔡秀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8,(25)487-489

      [3] 翟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0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2,8(8):94

    ↑上一篇:梗阻型结肠癌62例治疗体会
    ↓下一篇:环氧合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