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转化为小脑出血并肾功能不全1例

    发表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647次

      作者:杨昊翔 郭华 华海峡 作者单位: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1岁,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5h”入院。患者5h前打牌时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不能睁眼,伴大汗,恶心,呕吐,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休息无缓解,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无缓解,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量约200ml,查颅脑CT未见异常,入心内科。既往高血压病7~8年,冠心病7~8年,未经正规诊治。检查:神清语利,精神差,查体欠合作,肌力大致正常,共济稍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音,心率90次/min,律齐,心音弱,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BP:135/80mmHg.诊断:“眩晕待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Ⅲ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西比灵,阿司匹林,卡托普利,阿替洛尔,丽珠欣乐口服。实验室检查血生化,尿素氮19.3mmol/L,肌酐390.6μmol/L,将卡托普利改为代文口服,并加用力普妥降脂。入院后第2天,查MRI:小脑出血,查颅脑CT:左侧小脑血肿(见图1、2、3)。停用抗凝药,转入神经内科治疗。给予甘露醇,菲克维兹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等治疗。发病后第5天,复查尿素氮26.3μmol/L,肌酐467.6μmol/L,转肾内科治疗,通过床旁血滤等措施病情逐渐好转。

      图1 入院当天检查(略)

      图2 入院第3天复查(略)

      图3 入院3周后复查(略)

      2 讨论

      患者急性起病,起病5h后查颅脑CT未见出血灶,未行溶栓治疗。发病后第2天颅脑CT显示:小脑出血,血肿周围未见到明显的低密度梗死灶,不支持出血性梗死所特有的低密度梗死背景上散在、不均匀的高密度出血区的改变。按临床诊断常规,急性起病,CT未见出血灶的脑卒中,一般为缺血性,目前溶栓治疗也可以以此为重要依据。所以入院后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正确的。但第2天复查MRI、CT显示为小脑血肿。如果单凭第2次CT结果,无疑会被诊断为“小脑出血”。 此患者由缺血性卒中转化为出血性卒中,入院后肾功能不全加重。复习病例,临床工作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即使未进行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也有出血转化的可能。急性脑梗死后自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0%~43% [1] 。这是在评价溶栓、抗凝后的继发出血时应注意。实验证实,将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自发出现神经症状后24h内处死,大部分大鼠脑内不同部位有新鲜的出血和梗死灶,表明2种不同性质的病灶是同时或极短的时间内相继发生的 [2] 。(2)此患者因合并冠心病首诊于心内科,入院后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应注意合并脑血管病变的病人,抗凝后发生出血的几率应高于单纯冠心病病人。低分子肝素安全性较肝素高,临床应用常不必检测凝血时间,但仍有诱发出血可能,严重出血可达到0.8%~1.5% [3] 。(3)此患者有高血压病但平素无明显肾功能不全表现,入院后肾功能检查有明显改变,且呈进行性加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某些毒性物质(如尿素,胍类化合物,中分子物质和酚类化合物的蓄积)可使血小板功能障碍,纤溶活性降低,部分凝血因子的改变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4] 。脑出血后儿茶酚胺代谢紊乱,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加重肾缺血,脱水剂的使用,呕吐等引起电解质紊乱又加重肾损害 [5] 。所以,对有高血压病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前进行必要的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时间的监测还是有必要的。(4)应注意及时复查影像学资料,如单凭1次CT检查结果,继续给予抗凝,甚至降纤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文献

      1 Gliligan AK,Markus R,Read S,et al.Baseline blood pressure but not early computed tomography.Changes predicts major hemorrhage after streptokinase in acute ischemiac stroke,2002,33(9):340.

      2 曾进胜,黄如训.高血压动脉硬化性混合型中风的实验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6):340.

      3 陈富荣,吴彦.低分子肝素诱发脑出血1例.中国医药导刊,2002,4(5):381.

      4 温鸿君,夏菊梅,宋红萍.尿毒症血透患者脑出血27例临床分析. 中原医刊,2003,30(2):7-8.

      5 程斯.脑出血并发肾功能不全.实用医学,1999,15(5):413.

     

    ↑上一篇: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下一篇: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