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脊髓空洞症的MRI与临床表现

    发表时间:2010-04-02  浏览次数:649次

      作者:马涛     作者单位: 271200 山东新泰,新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的MRI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脊髓空洞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空洞大小与临床症状不成比例。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脊髓空洞症最可靠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症;磁共振成像;诊断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脊髓内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可起于先天发育畸形、水肿、炎症、肿瘤等,有些病因不明。本文回顾性分析36例脊髓空洞症病人的MRI与临床表现,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5~68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主要表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单侧或双侧肢体活动障碍,疼痛,麻木,肌肉萎缩,饮水呛咳等34例,1例曾有外伤史,1例有手术史。神经系统检查:19例面部感觉减退,16例前臂及手部无力伴肌萎缩,6例有共济失调,8例有后组脑神经麻痹,7例腱反射迟钝,6例亢进,12例四肢锥体束征阳性。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0.5T Max Plus超导型扫描机,采用自旋回波系列,全部病例均有冠状位T1加权,矢状位T1加权,T2加权,层厚5mm,层间隙1mm,矩阵192×256。怀疑肿瘤的病人,使用Gd-DTPA快速团注增强扫描,注射剂量为0.1mmol/kg。

      2  结果

      2.1  MRI表现  全部病例行MRI检查,其中颈段脊髓空洞5例,延髓至胸段脊髓空洞2例,延髓至颈段脊髓空洞2例,颈胸段脊髓空洞17例,胸段脊髓空洞10例。颅底畸形合并脊髓空洞16例(其中14例有扁桃体下疝),肿瘤性脊髓空洞4例,外伤后脊髓空洞2例,不明原因脊髓空洞14例。36例空洞表现为单囊或多囊T1 WI低信号,T2 WI高信号。16例注入造影剂Gd-DTPA后,7例受压脊髓、囊腔上、下平面脊髓及囊腔内未见异常强化剂,9例发现空洞内有异常强化团块影(系肿瘤强化)。空洞平面横径最大1.6cm×1.5cm,内缘呈波浪形,空洞平面横径最小0.15cm×0.6cm,可呈串珠。其中,肿瘤性脊髓空洞表现较为特殊:形态大小不一,囊变呈断续状,囊壁不光滑、囊呈偏心,可见附壁结节,肿瘤部位脊髓不规则增粗,肿瘤近端和(或)远端出现脊髓空洞,多呈裂隙样,累及1个或几个脊髓节段。

      2.2  临床表现与脊髓空洞的MRI节段的关系  MRI所示空洞的长度与患者临床表现所推测的空洞范围不完全一致。空洞延伸到延髓的6例,1例伴面部感觉减退。空洞达颈1~2的21例,伴脑神经症状的7例。经过测量,MRI显示空洞比由临床推测的范围大的19例,实际空洞小于推测空洞的2例,二者完全不一致的4例,无临床症状的3例,空洞实际长度与临床症状不呈平行关系。

      2.3  MRI所示空洞最大横径与临床体征的关系  如表1所示,MRI所显示空洞的最大横径与临床表现的程度亦无平行关系。

      表1  空洞横径与患者肌无力肌萎缩(略)

      3  讨论

      脊髓空洞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从少年到老年均可发生,但仍以中青年多见。多数学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一种病因所造成的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多种致病因素造成的综合征[1]。目前,MRI是诊断脊髓空洞症的最可靠的方法[2]。脊髓空洞症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受损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以及长传导束功能障碍及营养障碍[3,4]。但本组中以此获得诊断的仅有24例,其余病例有6例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均无感觉障碍。小脑病变3例,3例难以定性。造成误诊的原因为此病临床表现复杂[5]。本组有2例病人虽有脊髓损害但无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是在做MRI检查中偶然发现脊髓空洞,因而MRI提高了脊髓空洞症的诊断率。

      通过对本文36例脊髓空洞症病人的回顾性分析证实,MRI所示的空洞长度和最大横径与临床表现无平行关系,可见仅以临床表现去判定空洞的范围是不可靠的[6]。MRI检查的意义不仅在于病例的确诊,还在于它对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也能提供重要的线索[7]。应用MRI检查本病尚能发现脑积水、Chiari畸形以及第四脑室与空洞的通道等。因此MRI检查不仅为手术提供了准确的位置,也为手术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以MRI是检查脊髓空洞症最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7-310.

      2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699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0.

      3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275.

      4  万年彻.脊髓空洞症?整?灾外(日),1988,31:123-128.

      5  Isu T,Iwasaki Y,Akino M,et al. Clinical and neuroradiological feaures of syringmyelia associated with Chiari malformation. No TO Shinkei,1990,42(1): 87-94.

      6  Fujii K,Natori Y,Nakagaki, et al. Management of syringomyelia associated with Chiari malformation:comparative study of syrinx size and symptoms by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Surg Neurol,1991,10:281-285.

      7  胡晶琼,张苏明.  25例脊髓空洞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9(4):194.

    ↑上一篇:康复计划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
    ↓下一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