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卒中后预防性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6-08  浏览次数:545次

      作者:温肇霞,李晖  (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神经科,山东 青岛 266021)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脑卒中的基础治疗及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西汀20 mg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抑郁药物,疗程8周。观察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4、6、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良爱丁堡量表评分中认知、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4、6、8周HAMD及改良爱丁堡量表认知、运动功能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F=73.19~1 222.39,q=3.16~75.77,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8.86~47.42,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预防性抗抑郁治疗能 明显提高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

      [关键词] 脑出血;脑梗死;抑郁症;康复;治疗结果

      THE INFLUENCE OF POST-STROKE PROPHYLACTIC ANTI-DEPRESSION TREATMENT ON NERV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WEN ZHAO-XIA,LI HU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ong Shan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rophylactic anti-depression therapy on nerv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Methods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 study group, fluxetine 20 mg, once a day, in addition to routine treatment; for control group, only routine treatment was given, the course was eight weeks for both groups. HAMD, the cognition and motor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In the study group, the HAMD, cognition and motor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 F=73.19- 1 222.39 ,q=3.16-75.77,P <0.05).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the above items ( t= 8.86- 47.42,P <0.05). ConclusionProphylactic anti-depression with fluxetine 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and relieve the depression.

      [KEY WORDS]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al infarction; depressio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utcome

      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症引起越来越多的神经内科医生的关注。有报道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5.64%[1]。目前临床上均在病人出现抑郁症后再开始治疗,但由于大部分抑郁症出现在脑卒中后1~2周,而抗抑郁药治疗一般2~3周以后才能起效,这样常常错过了最佳康复期。为争取在最佳康复期内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我们对84例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预防性抗抑郁治疗,观察其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病人均为我院2004年2月~2005年10月收住的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40~75岁,平均56.8岁;病程5.5 d;缺血性卒中31 例,出血性卒中11例;左半球卒中28例,右半球卒中14例。对照组男16例,女26例;年龄38~76岁,平均57.2岁;病程6.3 d;缺血性卒中29例,出血性卒中13例;左半球卒中25例,右半球卒中17例。两组性别、年龄、开始治疗时间及卒中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参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要点”制定的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排除既往有可以引起混淆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的全身疾病及肺、肝、肾功能衰竭者。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见文献[2],排除并原发性精神障碍及病前有情感障碍性疾病的病人。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脑卒中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脑保护剂的应用、神经营养剂的应用、自由基的清除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每天由有经验的康复医师做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氟西汀20 mg,每天1次,疗程8周。

      1.4 评分标准 每例病人在入选时及治疗后4、8周由同一名专业主治医师采用改良爱丁堡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病人的抑郁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于治疗前、治疗后4、6、8周分别评分1次。

      1.5 不良反应观察 包括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以 x±s 表示,采用SPSS 1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用方差分析或 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病人疗程结束后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 F=73.19~1 222.39,q=3.16~75.77, P < 0.05 );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8.86~47.42,P <0.05);治疗组经氟西汀治疗后6周HAMD评分基本正常,治疗后8周HAMD评分完全正常。见表1、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略)

      表2 两组改良爱丁堡量表评分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只有1例发生轻微胃肠道反应,继续服药2周后胃肠道反应消失,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抑郁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抑郁情绪、焦虑、兴趣减退及睡眠障碍等征候群。极个别者出现迟滞、激越、体质量下降、自罪感、自杀及幻觉妄想等[3]。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与卒中部位有关;与脑卒中后脑内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之间平衡失调有关;与卒中前病人个性、社会环境及卒中后导致的躯体和认知障碍、不良的家庭环境及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有关。所有这些因素导致躯体症状加重,躯体症状与精神抑郁互为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表明,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不但可改善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还可明显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总体康复水平[4]。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压升高、紧张不安、烦躁、焦虑,随后则转为抑郁状态[5,6]。5-羟色胺是部分兴奋性中间神经元的主要递质,对促进脑损伤神经功能的代偿及结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氟西汀通过阻滞5-羟色胺再摄入和控制5-羟色胺的释放,发挥抗抑郁作用。同时刺激运动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康复。本研究表明,治疗组治疗后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说明早期抗抑郁治疗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预防性抗抑郁治疗能早期从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从而早期改善病人心理状况,使病人在最佳康复期内积极配合治疗,最大程度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 新德. 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21(1):59-61.

      [2] 陈 彦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4-35.

      [3] 龙 洁,刘永珍,蔡悼基,等.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1,34(3):145-148.

      [4] 李 红玲,岳崴,任力,等. 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01,16(1):22-23.

      [5] 邢 治刚,陶恩祥. 氟西汀对脑梗塞伴抑郁症状病人总体康复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5(4):223-232.

      [6] 王 冠军,王立涛. 维思通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1):48.

     

    ↑上一篇:神经内科病房护生的带教体会
    ↓下一篇:路优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