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CT诊断脑脓肿2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15  浏览次数:761次

      作者:贾玉昌,李师佳,姚鹏鹏,武东杰,张霞  作者单位: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影像科 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 评价CT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脑脓肿的CT表现及临床,全部病例均做CT平扫和增强。结果 病灶位于顶叶9 例,额叶6例,额顶叶2例,颞叶1 例,枕叶1 例,幕下3 例。平扫显示患处灰白质交界区局限性片状低密度影, 轻度占位效应, 增强环状强化17 例, 结节状强化 5 例。 结论 脑脓肿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脑脓肿首选方法,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脓肿;CT;诊断

      Diagnosis and clinical value of CT on brain abscess Jia Yuchang, Li Shijia, Yao Pengpeng, et al.Department of Imaging, Jinshui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 Zhengzhou 45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manifestations of brain abscess on CT and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brain abscess. Methods CT feature in 21 patients pathologically or clinically prov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cases were performed both plain and enhance scan. Results The lesion were located in parietal lobe (9 cases) , frontal lobe (6 cases) , parietal frontal lobe (2 cases), temporal lobe (1 cases) , occipital lobe (1 cases) , below tentorium (3 cases). On plain CT scan the lesions showed a limited piece of low density between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which presented with slight intracranial mass effects, on enhanced scan, circular enhancement (17 cases), nodular enhancement (5 cases).Conclusion CT has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s on brain abscess. It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It has value to select treatment methods and evaluate prognosis for brain abscess.

      【Key words】 Brain abscess;CT;Diagnosis

      脑脓肿是化脓菌在脑实质感染的一种炎性反应性疾病。CT可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数目及病理阶段,术前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2% ~100%[1],随着CT的普及,该病在基层医院并不少见。现将本院1995-2008年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2例脑脓肿的CT表现作以下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搜集了1995-2008 年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22 例脑脓肿患者, 男13 例, 女9 例, 年龄5~51 岁, 平均29 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困倦,2 例癫发作, 主要为阵发性抽搐;3 例有脑膜炎体征,表现为颈强直;7例呕吐;肢体瘫痪2 例;13 例有发热,8例脑脊液白细胞增多,白蛋白增高;3 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加。中耳炎6 例,外伤后4 例,血源性感染2 例,不明原因者8 例,术后2 例。

      1.2 扫描方法 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以OM线为基线,层厚、层间距各10 mm,病灶处用层厚、层间距各5 mm薄层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碘海醇80~100 ml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推注(注射速率为2.5~3 ml/s),儿童2 ml/kg。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病灶位于顶叶9 例, 额叶6例, 额顶叶2例, 颞叶1 例, 枕叶1 例, 幕下3 例。

      2.2 大小与形态 单发12 例, 多发脓肿10例。单腔脓肿7例, 均呈圆形或类圆形, 脓腔最大直径 1~4cm; 多腔脓肿2例, 由3个相连,各个脓腔大小与形态不一致。

      2.3 病变密度 病灶表现为边缘模糊低密度灶或囊状病灶,CT 值14~31Hu。16 个病灶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环影, 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CT 增强后: 3 个病灶低密度内可见斑片状强化, 其中1 例并强化环影。其余病灶低密度内显示完整或不完整强化环影, 中心不强化, 环厚2 ~7 mm, CT 值50~80 Hu。发生在脑灰白质交界处脓肿, 多数白质处脓肿壁较薄, 长轴指向侧脑室。

      3 讨论

      脑脓肿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脑脓肿的临床症状可归纳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头昏、头痛、昏迷等,大部分病例均以此为首发症状,诊断意义较大。但有少数病例尤其隐源性病人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或全无感染症状。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困倦。2 例癫发作,主要为阵发性抽搐。3 例有脑膜炎体征,表现为颈强直,7例呕吐。肢体瘫痪2 例。13 例发热,8例脑脊液白细胞增多,白蛋白增高。3 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加。中耳炎6 例,外伤后4 例,血源性感染2 例,不明原因者8 例,术后2 例。

      20世纪50年代以前,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作诊断, 误诊和漏诊率高, 确诊率低。50~70年代脑血管造影术成为脑脓肿常用的较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1973年以后, 随着CT 的应用和发展, 影像学对脑脓肿的诊断有突飞的进展。根据CT 表现还可以帮助临床决定选择治疗的方法和时机。CT 应用于临床之后, 国内外多数学者依据脓肿各阶段的CT 表现结合病理分为3期[23]:(1)脑炎期:CT 平扫表现为境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示低密度影内显示斑片状,小结节状强化影, 或无强化影出现。(2)化脓期:CT 平扫表现低密度影内隐约见密度稍高环形影,增强时出现环形强化。(3)包膜期:CT平扫即能见低密度区内密度稍高或中等密度的环形影。增强时表现为完整光滑的脓肿壁,壁薄,厚度均匀。脑脓肿的CT 表现是脓肿各阶段病理改变的反映。 但CT 表现不及病理镜下观察细微。因此CT 上的脑炎期相应于病理上的早期脑炎期,CT 上的化脓期相应于病理上晚期脑炎期及早期包膜期,CT上的包膜期相应于病理上的晚期包膜期。本组病人的病灶表现为边缘模糊低密度灶或囊状病灶,CT 值14~31Hu。16 个病灶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环影, 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CT 增强后:3 个病灶低密度内可见斑片状强化,其中1 例并强化环影。其余病灶低密度内显示完整或不完整强化环影,环厚2~7 mm,CT 值50~80 Hu,中心不强化。发生在脑灰白质交界处脓肿,多数白质处脓肿壁较薄,长轴指向侧脑室。

      CT 表现是脑脓肿不同时期的病理反映[4],依据脓肿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脑脓肿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又有脓肿摘除术; 脓肿穿刺引流冲洗术及穿刺术后再行脓肿摘除术治疗。CT可以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经过半年随访证实,本组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仅1例高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最后死亡。

      【参考文献】

      [1] 杨树源,赵春生. 140例脑脓肿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3, 19 (1): 2930.

      [2] 梁炳莲. 脑脓肿的CT 诊断[J]. 广西医学, 2003, 8(8): 1 4251 426.

      [3] 杨淑琴,赵艳,丁军. 脑脓肿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附28例报告)[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6): 323324.

      [4] 崔保刚,张爱琴,赵保明. 脑脓肿的螺旋CT 诊断与临床价值[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 11(8):1415.

    ↑上一篇:颅骨钻孔双腔引流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2例分析
    ↓下一篇: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评价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