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延髓脊髓空洞症20例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09  浏览次数:982次

      作者:尹先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14

      【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合并延髓空洞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例延脊空洞症患者行枕大孔区减压术,其中7例行前路减压联合后路减压并枕颈融合术;13例行后路减压术,其中3例环枕部稳定性差行枕颈融合术。结果 症状明显改善10例,部分改善8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延脊空洞缩小16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改善枕骨大孔区各种畸形对延髓颈髓小脑的压迫,使局部脑脊液循环得以改善,可达到对延脊空洞症的有效治疗。

      【关键词】 齿状突过长;Chiari畸形;延髓空洞;脊髓空洞症

      我院199507~200907共收治延髓脊髓空洞症患者2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14~55岁,平均28岁。感觉障碍20例,肢体无力、运动障碍18例,呛咳5例,咽反射减退或消失20例,舌肌萎缩3例,肢体萎缩15例,共济失调12例,锥体束征阳性20例,颈项短小发迹低20例。20例患者均行MRI检查,以小脑扁桃体低于枕大孔5 mm以上为诊断标准,所有病例枕大池均消失,均合并延髓脊髓空洞,其中18例存在明显颅底凹陷、齿状突过长,2例有颅底凹陷、后颅窝容积狭小、小脑扁桃体下疝。

      1. 2 手术方法 (1)单纯后颅窝减压术20例。枕鳞开窗,枕骨大孔扩大,环椎后弓、枢椎棘突椎板切除,环枕筋膜切除,环枕硬膜外层切开。(2)枕颈融合10例。存在环枕不稳定因素者,需要行枕颈融合术,可采用钢板、钛板、骨质块行融合术。(3)枕大池扩大术14例。小脑扁桃体下疝明显者,需要缩小扁桃体,清除相应区域的粘连,探查四脑室出口情况,如有脑室系统扩大,需要探查到中脑导水管出口处,之后采用筋膜或者硬膜补片扩大局部硬膜使其松弛后,枕大池得以扩大。(4)齿状突切除术7例。根据患者情况及术者情况选择经口、远外侧齿状突切除术。(5)颈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引流术2例。环枕畸形存在导致高颈段明显脊髓空洞选择此术式。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个月~15年。以吞咽、四肢肌力、肌张力、共济、温痛觉和病理反射改善结合术后MRI复查为标准。20例术后患者,明显改善10例(50%),部分改善8例(40%),无进展1例(5%),1例呼吸功能障碍至衰竭而亡。16例延脊空洞有缩小。

      3 讨论

      脊髓空洞症临床上比较常见,随着临床资料的积累,结合MRI高场强的仔细分辨,与延髓空洞合并出现逐渐增加[1]。由于环枕畸形中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颅底凹陷,合并环枕融合齿状突过长,明显挤压桥延髓、牵拉挤压上颈髓,不同程度桥延髓上颈髓软化萎缩,少部分出现延髓空洞;同时大部分患者存在 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明显,常合并有脊髓空洞。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肯定,主要是液体动力学说:因枕大孔区畸形继发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压迫,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当脑脊液搏动时,自四脑室向下发生“水锤效应”,使脑脊液注入脊髓中央管内,并使之扩大。故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枕大孔区压迫,扩大后颅窝容积,恢复枕大孔区脑脊液动力学循环的通畅。延髓空洞报道不多,形成机制应该更复杂,局部区域性复杂的环枕畸形导致局部结构紊乱加重。

      关于延脊空洞症治疗方式的选择,由于MRI特殊性的表现,存在明显颅底凹陷、齿状突过长、小脑扁桃体下疝,20例均需要进行后颅窝减压,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后路减压为主或路减压为主[24]。患者的具体情况涉及到对疾病的理解认识和经济承受能力问题,本地区患者大多接受不了前路减压需要付出的相对较高的费用和复杂手术相对增加的并发症风险,多数患者接受以后路减压为主的手术方式;这样多数患者后颅窝减压范围相对大,枕大池扩大术的选择多需要进行,术后随访的次数要增加,因为来自前方的环枕畸形没有解除。

      延脊空洞症手术中需要探讨的问题:(1)环枕畸形在延脊空洞症的特殊性,术后局部区域的稳定性建设作者认为很重要。(2)手术是以扩大后颅窝容积为主还是以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为主,需要多进行讨论和实践检验。(3)术后再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和延髓脊髓空洞复发,需要怎样认识,作者认为环枕畸形手术属于干预性修正手术,本身不存在治愈问题,如果能达到缓解病情或者延缓疾病的发展已经达到目的。(4)空洞本身的处理问题,早期关注空洞的处理方法问题,随着对本病认识程度的加深,直接干预空洞现在基本不再进行。1例死亡病例回顾讨论,就存在延脊多分隔空洞处理后,当时没有硬膜部片,取筋膜修补后,局部结构紊乱加大,患者呼吸功能没有缓解而失去救治机会。

      总之,延脊空洞症的诊断治疗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术式的选择应个体化,治疗的目的及与患者的沟通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振福,李振芝,李振敏,等.Chiari Ⅰ型畸形并发脊髓空洞症的MRI颅脑测量及临床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8):588591.

      [2] 杨俊,徐宇伦,范涛,等.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MRI分型及其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2):8284.

      [3] 寿记新,马林,宋来君,等.Chiari 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99100.

      [4] 尹先印,牛光明,陶胜忠,等.远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5):2627.

    ↑上一篇:血管吻合联合颈内动脉闭塞治疗海绵窦段巨大梭形动脉瘤2例
    ↓下一篇:超早期三维定位穿刺抽吸手术治疗小脑出血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