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家系心脏黏液瘤4例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76次

    作者:徐序洁作者单位: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心血管外科,北京 10003

     【关键词】  心脏黏液瘤;家族性

        例1,女,16岁。活动后心悸、气促14 d。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内有团块状回声,诊断左心房黏液瘤,于1992年6月26日入院。查体:心尖部闻及Ⅰ级收缩期杂音,不随体位而改变。于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切口,切除左心房黏液瘤。术中见瘤体大小为5.2 cm×3.7 cm×3.1 cm,呈葡萄状,基底部约3 cm×3 cm,位于卵圆窝左侧,瘤体远端坠向二尖瓣口,部分阻塞二尖瓣口。距瘤体约3 mm 将房间隔和黏液瘤做同心圆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恢复良好,术后第10天出院。病理诊断:左心房黏液瘤。随访14年,患者无症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肿瘤无复发。  

      例2,女,28岁。例1的姐姐。活动后气促伴低热7d,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右心房黏液瘤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尖部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不随体位而改变。于1999年10月13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左、右心房均有黏液瘤,左心房瘤体大小为5.2 cm×3.7 cm×3.1 cm,右心房为9.6 cm×5.5 cm×2.8 cm,均呈葡萄状。分别位于卵圆窝左、右侧,基底3.5 cm×4.0 cm。左心房瘤体远端坠向二尖瓣口,部分阻塞二尖瓣口。右心房瘤体巨大,占满整个右心房,致右心房明显增大。上下腔静脉明显增粗,血管内张力较高。瘤体呈葡萄状,暗红色,表面有陈旧血块附着,远端越过三尖瓣口,附着右心室,几乎占满整个右心室腔。距瘤体约3 mm 将房间隔和黏液瘤一起做同心圆切除。用5 cm×4 cm 心包作房间隔补片修补。术后恢复良好,第11天出院。病理诊断:左、右心房黏液瘤。随访7年,肿瘤无复发。

      例3,男,23岁。例1、2的弟弟。活动后气促、胸闷,不能平卧3 d 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右心房黏液瘤。查体:颈静脉怒张,未闻及心脏杂音。于2002年5月9日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切口切除右心房黏液瘤。术中见上下腔静脉明显增粗,瘤体较大,约为8.8 cm×6.0 cm×5.2 cm,占满整个右心房、右心室。瘤体呈暗红色,表面有陈旧血块附着。瘤蒂位于卵圆窝,基底部约3 cm×2 cm,瘤体远端越过三尖瓣口,附着右心室。手术方法与例2方法相同,切除右心房黏液瘤,房间隔切口作连续双层缝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0天出院。病理诊断:右心房黏液瘤。随访4年,肿瘤无复发。  

      例4,女,55岁。上述3例的母亲。因胸闷、心前区不适1月余入院。查体:腹胀,双下肢明显水肿;心尖部可闻及Ⅱ/6收缩期杂音及Ⅱ/6舒张期杂音,左侧卧位杂音增强,未触及细震颤。于2006年1月16日行手术治疗,右心房可见7 cm×5 cm×5 cm 蒂位于卵圆窝下缘,肿瘤尖部向三尖瓣及下腔静脉下垂,部分脱入三尖瓣。左心房内可见5 cm×4 cm×4 cm及4 cm×3 cm×3 cm 两个肿瘤,向二尖瓣脱入,肿瘤呈暗红色,质脆。切除右房内肿瘤,于卵圆窝处切开房间隔,将卵圆窝房间隔组织连同肿瘤蒂部一同切除。病理诊断:心房黏液瘤。随访7月,肿瘤无复发。

      讨论

      心脏黏液瘤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但在一个家庭中母子4人同患此病较罕见。同时,肿瘤长在多个心腔亦不多见。本组2例病变累及左、右心房;例3黏液瘤发生在右心房,且瘤体较大,超过8 cm,病变累及三尖瓣和右心室,其中三尖瓣口大部分被瘤体阻塞。4例病理类型类似,均经手术切除,效果良好,迄今未见复发。

    ↑上一篇:重度胸部创伤的早期诊治
    ↓下一篇: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