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闭合性胸部创伤几个少见影像征象探讨

    发表时间:2010-01-04  浏览次数:583次

      作者:白刃,刘荣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摘要: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2004年收治闭合性胸部创伤中45例影像资料较完整的病例资料。在胸部创伤患者中,X线胸片检查以肋骨骨折多见,肺、纵隔、支气管及膈肌损伤则相对少见。

      关键词: 胸部创伤; 影像学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在2002年4月~2004年4月243例胸部创伤中,肺、纵隔、支气管及膈肌损伤的病例45例。男性38例,女性7例; 年龄12~71岁。45例均作X线胸片检查,其中6例为明确诊断,加作CT扫描。受伤至拍片时间: 20分钟~7天,大多数病人于伤后30分钟~12小时内拍片。

      2  影像征象

      2.1  肺部创伤  最常见为肺挫伤,本组39例,X线征象为程度、范围不同的渗出性阴影。6例合并气胸或血气胸,4例在伤后3天内病变范围迅速扩大,3例在伤后数天出现肺叶或肺段性不张(内阻性不张)。其次为创伤性肺囊肿(7例10个囊)、肺血肿(7例8个血肿)、4个囊在初诊时发现,6个囊早期被肺挫伤影掩盖,于肺挫伤吸收阶段发现,2例3个囊迁延未吸收,形成肺血肿。肺血肿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密度较高影,对其中2例行CT扫描,肺窗可见到与常规X线相同征象,CT值70~80HU,纵隔窗可见血肿内小泡状透光影。本组6个血肿在67~84天内消散,其余2个在血肿形成后第87天仍存在,仅缩小50%。

      2.2  主支气管断裂  本组1例,系右主支气管断裂,X线表现为右主支气管隆突下3cm处气柱突然终止,右侧张力性气胸,立位拍片见右肺下坠于右心缘旁,经纤支镜检确诊。

      2.3  纵隔及胸膜创伤  本组3例纵隔血肿,X线表现为上纵隔向一侧增宽,3例均行CT扫描,见与纵隔组织器官分界明显的弧形影,CT值60~80HU。胸膜创伤多表现为血、气胸,胸膜肿厚,后期可见黏连。

      2.4  外伤性膈疝  本组2例均在左侧,X线平片均见膈肌抬高,对其中1例行食道吞钡,头低足高位观察,见钡剂进入胸腔内,胃呈扭转状,经手术证实为胃底、体疝入胸腔; 另1例因膈肌抬高明显且出现左下胸、左上腹剧痛,即行手术,见结肠脾曲疝入胸腔。

      讨论

      1  肺部创伤影像诊断与临床联系

         肺部创伤中最多见的是肺挫伤,其次是由于肺组织撕裂伤所形成的肺囊肿与血肿,但往往由于受伤程度不同,产生不同的X线征象。感染或局部肺循环障碍等可导致病变范围的扩大;合并肺组织裂伤时,多伴有气胸或血气胸; 如果支气管分泌物排出受阻,则易出现相应肺段或肺叶的内阻性不张[1]。临床上对单纯性肺挫伤无需特殊治疗即可康复,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在肺挫伤基础上产生的并发症。因此,当X线片上出现病灶的迅速扩大、合并血气胸或肺不张时,提示有肺部感染、肺组织裂伤或痰液阻塞可能,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创伤性肺囊肿和肺血肿则是在肺组织裂伤基础上形成,创伤性肺囊肿没有上皮构成的囊壁,因而又称为假性囊肿,伤后因肺挫伤漏出液或出血遮盖而不能显示,待漏出液吸收后囊肿方可显出。因其常与肺挫伤同时发生,临床表现与肺挫伤相似; 肺血肿的出现常在伤后数周,因其有包膜,故吸收缓慢,而此时病人由于得到及时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出现胸痛。

      2  纵隔血肿的影像学表现 

        纵隔血肿的X线、CT征象突出表现为纵隔旁的弧形宽基底密度增高影,且由于解剖特点常位于双上纵隔,右上纵隔血肿须与上腔静脉影或头臂血管影相鉴别,左上纵隔血肿须与主动脉弓相鉴别。CT能更清晰地显示血肿与纵隔的关系,因此在X线平片上不能确诊的病例应及早作CT检查,透视观察其搏动情况,对纵隔血肿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3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多发生在距隆突下2.5cm处,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张力性气胸,纵隔、皮下气肿,肺萎陷及“肺下坠”、“肺漂浮”征,主支气管气柱终断; 伤后6~8天因断裂处肉芽组织生长将断处支气管封闭,远段支气管及肺泡内气体被吸收形成全肺不张,此时气胸可部分吸收。故当X线片上见到重度张力性气胸、纵隔、皮下气肿或持续性肺不张时,应警惕主支气管断裂,须及早行纤支镜检查。

      4  外伤性膈疝的诊断 

        间接暴力所致的膈疝多位于左侧,占90%以上,右侧因受肝脏保护而较少发生。X线片上,因假膈上升而无法显示正常膈肌,且在疾病早期,由于胸腔内出血或肺挫伤,常将膈疝X线征象掩盖,故在观察胸部X线片时,若发现一侧膈肌因肺挫伤、胸腔积血显示不清或“膈肌”显著抬高时,要结合临床,仔细分析是否合并膈疝,必要时,服钡卧位头低足高位观察,可见到钡剂经消化管道逆流入胸腔。

      参考文献:

      [1]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6-217.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36)

    ↑上一篇:严重胸部外伤的急诊处理及院内安全转运
    ↓下一篇:胸部创伤的CT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