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可吸收肋骨钉连枷胸内固定术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4-13  浏览次数:719次

      作者:黎伟文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胸外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关键词】 连枷胸;胸腔镜;内固定

      我院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连枷胸104例, 其中58例应用可吸收肋骨钉行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全组104例,男性80例,女性24例;年龄17~89岁,平均(65.5±12.5)岁。道路交通伤76例,挤压伤24例,坠落伤4例。闭合伤98例,开放性损伤6例。单侧浮动胸壁79例,双侧25例,肋骨骨折(包括肋软骨)7~20条。

      2 手术方法 连枷胸104例,按随机抽样原则,胸腔镜辅助(VATS)肋骨骨折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46例(对照组),VATS肋骨骨折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术58例(治疗组)。行双腔插管全麻,常规胸腔镜探查,发现胸腔内损伤迅速处理,镜下观察骨折部位移位情况,作体表切口定位。治疗组58例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应用日本刚子(由Gunze Limited制造,材料为聚乙烯L乳酸)可吸收肋骨钉,在定位处作5~8cm小切口,潜行分离暴露上下3~4条肋骨断端,必要时另增加小切口;剥离骨膜游离骨折端,嵌入适当型号可吸收肋骨钉,解剖复位;粉碎性骨折或复位效果不良时,骨折端前后2cm处各钻一孔,用20可吸收线贯穿纵横捆扎;仅固定有移位或不稳定骨折部位,胸腔镜拍摄照片或录像,视具体情况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两组术后第2、第21天复查胸片,术后6周复查胸廓CT三维成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3 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较短,未发现骨折移位,术后胸廓三维CT均见骨痂生长;术后12天ARDS死亡1例。对照组术后发现骨折端对位不良26例,克氏针脱出6例,术后胸廓畸形23例,并发ARDS术后8天死亡2例,合并颅脑损伤术后6天死亡1例,住院时间长(见表1)。

      4 统计学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讨论

      连枷胸的传统处理方法不同程度存在着造成胸廓畸形、加剧疼痛、需长期卧床、护理困难、呼吸道并发症高发等弊端,国外的一些创伤中心趋向于胸壁内固定手术[1],国内学者[2]认为剖胸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大,加重伤肺的病理生理改变。电视胸腔镜的广泛应用,解除了手术内固定加大创伤的顾虑,生物工程材料可吸收肋骨钉的应用解决了骨折固定不牢靠、术后胸廓畸形、需再次手术摘除内固定等问题。

      表1 术后临床观察对照(略)

      本次研究将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技术与胸腔镜技术相结合,临床实践证明效果理想,肋骨生理状态杠杆作用恢复,胸廓完整性恢复,顺应性改善,克服了各种固定术的缺点。胸腔镜应用于严重胸部创伤的可行性已得到证实[3]。本研究中胸腔镜主要用于术中骨折端的准确定位及观察胸腔内的副损伤,准确定位手术切口,摒弃大切口。骨折复位在镜下与小切口直视下配合进行,用专用器械协助操作,解剖复位。选择合适型号可吸收钉,以适合骨髓腔大小,一般仅需固定移位断肋达到完全消除浮动胸壁的目的。可吸收钉为聚乙烯L乳酸,约1年后完全生物降解;两端为圆锥状易于嵌入骨髓腔,侧面有防滑槽,嵌入后不易拔出,追踪观察所有生存病例未发现松脱、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主要的难点是粉碎性骨折及肋软骨骨折的处理,需用可吸收线捆扎加固。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后胸痛轻微、护理方便、病程短,并发症少,不需二次手术,手术风险较低。

      【参考文献】

      [1]Voggernreiter G.Operative chest wall stabilization in flail chest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ulmonary contusion[J].J Am Coll Surg,1998,187(2):130-138.

      [2]刘野樵,张良辉,毛滨泉,等.92例创伤性浮动胸壁的临床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1(6):342.

      [3]Jones JW,Kitahama A,Webb WR,et al.Emergency thoracoscopy:a logical approach to chest trauma management[J].J Trauma,1981,21(4):280-284.

    ↑上一篇:穿透性胸腹联合伤诊治体会
    ↓下一篇: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