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9-19  浏览次数:554次

      作者:孙奉辉 田东惠

      【关键词】 依达拉奉;降纤酶;脑梗死;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64例。发病时间6~72 h,其中颈动脉系统梗死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22例。符合以下标准:①无昏迷或抽搐;②无出血史、消化道溃疡或血液系统疾病;③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④血压不超过180/110 mm Hg,患者肌力在4级以下。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在性别、年龄、病残程度、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联合组依达拉奉30 mg加入5%GS 250 ml静滴1次/天,连用10 d,降纤酶第1天10 u加入生理盐水150 ml静滴,第3、5天分别5 u静滴。降纤酶组单用降纤酶,用法同上一组病人,根据情况给与同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护脑等治疗。

      13 疗效评定

      2组病人均以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16%~46%;④无变化:功能缺损或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⑥死亡。

      2 结果

      临床疗效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主要病理生理: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的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脑血栓形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1)增多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其升高不仅可以引起血粘度增高,而且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过程中起桥梁作用,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脑部缺血缺氧导致缺血区内各种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均坏死。脑血管再通会导致自由基过渡形成及“瀑布式”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代谢影响,进一步加速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3]。

      降纤酶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和抗凝的作用,本文结果表明利用降纤酶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较前明显降低,其纤维蛋白物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透性及变形能力,使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4]。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自由基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延迟神经细胞死亡,并可以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水肿和组织损伤,在各种缺血模型中显示出对脑缺血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5]。与降纤酶联合应用,同时具有抗血栓,改善脑循环和保护脑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本文实验表明,两者连用治疗脑梗死较单一用药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血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医学杂志,1996,(6):381

      2闫乐京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8,7:303

      3王维治神经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

      4陆行州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J]国外医学脑血管分册,1993,(1):84

      5杨正,吴玉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保护药依达拉奉[J]中华医药杂志,2002,11(12):911

      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滨州市 256610

    ↑上一篇:奥扎格雷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塞肤润预防褥疮的临床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