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改进三分区法对纵隔病变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0-10-08  浏览次数:547次

      作者:张晓 刘贞 王博江 宋振龙 刘玉元

      【摘要】目的探讨纵隔三分区法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10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应用三分区法,了解各种病变在各分区的分布情况。结果按发病率排列:前上为淋巴类病变、胸腺肿瘤、畸胎类肿瘤、胸内甲状腺肿等;前下为心包肿瘤、畸胎类肿瘤等;后纵隔为淋巴类病变、食管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动脉瘤等。结论此方法简便实用,定位准确,利于定性诊断。

      【关键词】纵隔病变;影像诊断;分区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compartments of anatomy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esions

      ZHANG XiaoLIU ZhenWANG Bojiang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Binzhou,Binzhou 25661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ree compartments of mediastinal anatomy in the diagnosis of space- occupying lesions.MethodsX- ray and CT images of 103 mediastinal lesions confirmed by surgery or/and pathology retrospectively studied.The CT manifestation of all cases were all analysed.ResultsUsing mediastinal three- compartments protocol and according to the occupying lesions,anterio- superior mediastinal lesions were lymphadenovarix,thymoma,teratoblastoma and intrathyroma,etc.In anterio- inferior mediastinum,heat tumors,fatty tumor,teratoblastoma were found successively.There were lymphadenovarix,esophageal tumors,neurogenic tumors,aneurysms and so on.Conclusion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is protocol was more terse and practical than others in the diagnosis of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Key words】mediastinal lesions,imaging diagnosis,compartment

      在各种纵隔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定位是关键因素。学者提出了许多分区方法,如四、五、六[1]、七[2]、九区及Felson[3]三区分法,为广大同仁在工作中接受应用。解剖教科书[4]中提出前上、前下、后纵隔三分区法,笔者欣感此法实用,现结合我院病例,探讨其在纵隔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03例,男53例,女50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淋巴类占位病变34例、胸腺瘤16例、神经源性肿瘤14例、食管癌13例、畸胎类肿瘤11例、胸内甲状腺7例、心包脂肪瘤3例、支气管囊肿3例、主动脉瘤2例。以气管主支气管前缘、心包后缘为界分为前后纵隔。再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连线将前纵隔分为前上、前下。扫描设备为美国GE Hispeed螺旋型CT扫描机,层厚及间隔常规用10 mm,必要时薄层扫描。

      2结果

      2.1正常组织结构前上:胸腺、头臂血管、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膈神经及淋巴结。前下:心脏和大血管根部、心包及周围脂肪组织。后纵隔:多为纵行的管状结构,如气管及主支气管、食管胸段、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胸段降主动脉、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胸交感干及若干淋巴结。各器官间隙均有结缔组织充填。

      2.2不同性质病变在纵隔内分布前上:淋巴类占位病变最多,其中含炎性肿大淋巴结9例、淋巴瘤8例、淋巴结核3例。另外胸腺瘤16例、畸胎瘤8例、胸内甲状腺肿7例、神经纤维瘤2例。前下:心脏心包脂肪瘤3例、畸胎瘤3例。后纵隔:炎性肿大淋巴结14例、食管癌13例、神经源性肿瘤12例、支气管囊肿3例、动脉瘤2例。

      3讨论

      3.1纵隔解剖三分区法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在X线诊断中,各国放射学家对纵隔X线分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经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分法,如常用的四、五、六、七、九区及Felson三区分法。这些分区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缺陷颇多。放射学的九分区法,命名就是复杂,人为划分过细。四、五分区法中上纵隔的分法对食管、气管、交感神经链、胸导管及奇静脉等长管状结构人为割裂,增加了判断病变起源及确定病变性质的难度。随着CT、MR技术广泛应用,冠状、矢状及斜位扫描对纵隔,即为通常说的胸骨后大血管前间隙,除胸腺外,仅少许脂肪及淋巴组织,缺乏划区的实用意义。《系统解剖学》中以气管、气管叉前缘及心包后面为界将纵隔分为前、后纵隔。前纵隔又以通过胸骨角的水平面分为上、下两部。此法较好的保持了脏器在纵隔分区的完整性。

      3.2定位定性的作用此法在尽量保持正常结构完整的同时,能对病变准确定位、判断病变的起源,从而对病变的定性提供帮助。①定位:首先由该区存在的正常结构来判断占位的组织类型。淋巴类占位(含淋巴结炎症结核)在前上、后区占首位,与其多病因有关,诊断多依据淋巴结分布特点,即淋巴结最易存在于血管尤其是静脉丰富的部位和支气管树周围。胸腺类肿瘤多居前上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胸内甲状腺多与气管关系密切,向后发展又可引起食管受压,且一般位于前上最高位置,常经胸廓入口与颈部甲状腺相连。当然诊断中,应考虑到跨区、异位(嗜铬细胞瘤)和无分区特征(如间胚叶组织肿瘤)的占位,避免想当然将其误诊为该区的常见肿瘤。②定性:要根据占位性病变的密度、形态、界面、大小、强化程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及临床病史多方面综合分析。如侵袭性胸腺瘤和淋巴瘤都有沿血管间隙蔓延特点,但后者强化不明显。向纵隔两侧突出者,瘤- 肺交界面模糊者多为恶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肿瘤除发生于常见部位外,亦可位于其他少见位置,如本组有2例神经纤维瘤位于前上纵隔;因此,诊断要思路开阔,避免犯形而上学的错误。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作者认为,改进的三分区法简便易记,实用性强,值得在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谭理连,陈剑魂.纵隔CT六分区及其对纵隔肿块定性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3):193

      2. 陈金城.纵隔七分区法的修订[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860

      3.Felson B.Chest raentgenology[M].Philadelphia:Saunders,1973.50~100

      4. 郑思竞.系统解剖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滨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滨州市256610;2邹平县人民医院胸外科

    ↑上一篇:老年胸外伤103例临床救治体会
    ↓下一篇:老年心脏外科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