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126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3  浏览次数:613次

      作者:赵辉,施巩宁,车建波,粱冰,贺飞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心外科,河南 开封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心律失常,病因学;,处理

      0 引言

      心脏直视术后,由于开胸手术的创伤、手术操作的直接刺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衡等因素,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严重时可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导致休克、心脏骤停等[1-2]. 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以房颤和室性早博最为常见. 我们对200309/200610心脏外科手术336例后发生心律失常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 以加强对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和预防.

      1 临床资料

      本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336(男204,女132)例. 年龄14~76岁, 大于65岁28例(8.3%). 其中有吸烟史51例,术前高血压46例,糖尿病17例,通气功能减退22例,左室射血指数(LVEF)<40% 17例,术前心电图异常103例,风湿性瓣膜病162例,先天性心脏病78例,复杂先心矫治术22例,冠心病74例,其他5例. 患者术毕返回监护室(ICU)由专人护理,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监护,主要包括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出入量及动脉血气等. 准确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类型、治疗措施、结果及其他术后并发症. ICU心律失常发生率37.5%,其中房颤28.3%,室性早博9.2%; 发生时间为术后1~10 d,多在术后1~3 d发生(27%,32%,25%). 术前原有心律失常者在术后多会发生(82%). 心律失常的类型和药物治疗见表1. 因Ⅲ°AVB安装永久起博器1例,术后心肌梗死2例. 术后用多功能监测仪器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变化. 每日做全套心电图检查,转出ICU后也要定时监测心电图.

      2 讨论

      由于术前有心律失常史者在术后的发生率高,术后房颤和室性早博也最为多见[2],因此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监护,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品,对严重心动过缓为<50次/min者应准备好异丙肾等对症药物. 如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叩胸进行胸外按压. 对术前有心肌缺血或梗塞史的患者,术后应重点监测心电图ST段的变化、心排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护心功能,保持循环稳定,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对术前使用过地高辛的患者,术后每日应监测地高辛浓度,防止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对术前因心脏收缩无力或负荷过大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后应重点监测心功能,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心排指数、肺毛嵌顿压、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等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注意维护心脏功能;对术前因高或低碳酸血症、供氧不足、肺部疾患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后应保证充分供氧,早期呼吸机辅助通气,通过X光片确保气管插管位置适宜,避免气管插管刺激引起心律失常. 应了解高龄患者病史,做好针对性预防措施,维护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可有效防止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的发生[3]. 监测患者血钾、镁等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以防止低钾、低镁、酸中毒、并发肾功能衰竭或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4].

      综上所述,因心脏原有的结构功能改变,手术创伤和各种心血管药物作用等相关因素,引起心脏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十分常见,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监护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孟 旭,陈宝田.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290-299.

      [2] 熊 辉,吴清玉,胡盛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多因素分析与防治[J].中华医学杂志,2000,29(2):133-135.

      [3] 薛卫斌,杨秀玲.老年人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2):1117.

      [4] 李俊贤,闫 鲲,雷军荣.高血钾症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S1:2.

    ↑上一篇:胸锁乳突肌切除术矫治肌性斜颈
    ↓下一篇:以严重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诊救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