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8例

    发表时间:2010-03-26  浏览次数:656次

        作者:思明,刘德志,汪桃生,何腾华,周昌伟    作者单位:(云南省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云南潞西 678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3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进行手术径路的改良,采用3-4.5cm的小切口完成手术。结果 用小切口均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好,且能达到预期的手术疗效。结论 小切口较传统切口创伤小,术后的疼痛较轻,恢复快,手术疤痕小,是其它微创治疗失败后的一种补充手段。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小切口;手术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仍有不少病例在微创治疗失败后,需改为开放手术治疗。为了进一步减轻手术治疗的创伤,我院自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共选择3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进行手术径路的改良,采用3-4.5cm的小切口完成手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35.8岁。病史14d-5年。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中段结石7例,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7例,中段4例。双侧输尿管结石5例,其中3例双侧结石梗阻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腰痛病史32例,肾绞痛8例,血尿29例,尿频、尿急、尿痛35例。12例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5例尿素氮:8.6-18.5mmol/L,肌酐:135-1029μmol/L。B超提示同侧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38例,38例尿路平片(KUB)示: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大小0.9-2.3cm。29例行肾盂静脉造影(IVP)检查,6例同侧肾脏不显影,逆行造影15例,均明确结石梗阻部位。5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3次,23例输尿管镜检上镜失败。

        1.2  手术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取腰部斜切口,中段结石取下腹部斜切口,切口长3-4.5cm,钝性分开各层肌肉,向内侧推开腹膜,进入Gerota筋膜后,在直视下将其扩大成一个较大的剥离腔。游离出输尿管5-6cm后,用橡皮筋穿过输尿管近侧端,向切口方向提吊,纵向切开输尿管1-1.5cm,用取石钳取出结石,经输尿管切口放置双“J”管,用4/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切口3-4针。结石并发感染者用甲硝唑250mL冲洗切口。创口内均留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管从切口引出体外。

        2  结    果

        38例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在配备冷光源拉钩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5min。35例术后疼痛感轻,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负压引流管术后2-4d拔除,切口术后7d拆线,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1例。平均住院11d。双“J”管术后2-4周拔除。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7-15d复查尿素氮及肌酐恢复至正常值。

        随访11例,随访时间3月-1年,8例IVP示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明显改善。2例术前IVP示患侧肾脏不显影者,术后复查肾脏显影,肾积水轻度改善。1例术后4个月行IVP检查患侧仍不显影。

        3  讨    论

        小切口手术建立在传统开放手术的基础上,手术径路、手术方法和手术步骤没有改变,仅切口的长度明显小于传统开放手术,从而减小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痛苦,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小切口手术是对手术径路的一种改良,同时也是其他微创治疗失败后的一种补充手段。本组28例经ESWL及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失败后,改用此方法。本组38例手术切口长度为3-4.5cm,与日本学者木原和德提出的微创切口的长度相同[1]。

        小切口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疤痕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审美要求[2]。同时需要的设备少,成本低,患者容易接受,所以笔者主张输尿管上段结石,尤其是肾功不良和独肾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是较好的方法。

        小切口手术因切口小,部位深,光线不足等因素,增加了手术的时间和难度。为了缩短手术时间,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小切口手术。如:选择体型中等或偏瘦的病例,既往无感染史,无手术史,估计输尿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少者;选择结石大于1cm,估计结石与输尿管壁有包裹粘连,术中结石不易移位者[3]。②配备冷光源拉钩,增加视野光亮度,尽可能使用小切口的手术器械操作。③经微创切口进入Gerota筋膜后,在观察下将其扩大成一个较大的剥离腔,以便于有更多的空间在其内操作[1]。④可用手指伸入微创切口内进行钝性剥离,以便确认剥离面或处理出血和粘连,尤其是在触及结石的情况下能迅速剥离出输尿管,缩短手术时间[4]。⑤简化和改良手术步骤。如:游离输尿管5-6cm后,用橡皮筋穿过近端输尿管,向切口方向提吊,使手术部位变得相对表浅,便于操作;防止结石滑动移位回到肾盂内;固定输尿管;省去在输尿管壁上缝针吊线的步骤,可直接切开输尿管取石。⑥根据结石的位置,手术者的技术和设备的条件,合理选择切口的位置和长度。根据手术经验,寻找最小极限切口。笔者最小的切口长度为3cm,若术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时,可延长切口,不可勉强操作,以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木原和德(日). 微创内镜下泌尿外科手术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7.

    [2]庄海军,王勇. 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J]. 滨川医学院学报, 2002, 25(1):2930.

    [3]许招斌,宋小江,刘娟,等. 小切口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J]. 江西医药, 2006, 41(9):654655.

    [4]杨精华,向五星,周赵斌,等. 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86例体会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12(8):2627.

    ↑上一篇:前列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进展
    ↓下一篇:输尿管镜置镜方法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