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尿动力学测定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2-05-23  浏览次数:751次

      作者:张崇科,陈久发  

      【摘要】目的 评价尿动力学测定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术前检查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查92例BPH患者的自由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评估逼尿肌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功能障碍原因。 结果 92例BPH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93.48%(86/92),逼尿肌不稳定46.74%%(43/92),逼尿肌肌力弱3.26%(3/92),逼尿肌无收缩3.26%(3/92),低顺应性膀胱30.43%(28/92)。 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梗阻的判断、膀胱功能的评估、术后疗效的分析、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尿动力学,前列腺增生,术前检查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及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的最主要的原因,而老年患者常伴有糖尿病等其它老年性疾病,这些疾病可引起逼尿肌功能障碍,导致下尿路症状。因此,明确排尿功能障碍病因对BPH的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在这过程中尿动力检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患者,年龄51~90岁,均因下尿路症状就诊,病程1个月~20年,B超检查、直肠指诊检查诊断为BPH。

      1.2 方法 应用德国WIEST公司尿动力学检查仪、妇科检查床。患者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分别插入F8双腔膀胱测压管、腹压测压管,调零后各测压管与尿动力仪连接。采用0.9%盐水作为膀胱灌注液,灌注速度为50 ml/min。所有患者均行自由尿流率、残余尿与压力1流率测定。

      1.3 检测指标及诊断依据 检测指标有: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逼尿肌收缩情况等;诊断依据:根据以上指标结合A-G图及linPURR确定膀胱出口梗阻程度。

      2 结果

      92例患者,平均年龄71.53(51~90)岁。尿动力检查结果:膀胱出口梗阻86例,占93.48%,其中轻度梗阻17例,占18.47%;不稳定膀胱43例,占46.73%;低顺应性膀胱28例,占30.43%,其中不稳定膀胱伴低顺应性膀胱14例,占15.22%;逼尿肌压力正常或增强86例,占93.47%;逼尿肌收缩力减弱3例,占3.26%;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收缩)3例,占3.26%,其中脑梗死1例,脑梗死、糖尿病1例,带状疱疹1例;92例患者尿流率均降低,平均最大尿流率为6.09(0~14.3)ml/s;平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为186.48(20~500)ml;平均最大膀胱容量为280.54(50~600)ml;平均最大逼尿肌压为87.61(0~207)cmH2O;平均残余尿为94.67(0~500)ml。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口服药未能有效预防、阻止其进展时,手术治疗越来越多被采用,但有10%~20%患者在手术后,症状未能明显缓解[1],张鹏等[2]通过对50例前列腺增生术后疗效不良的尿动力学研究证实有12例因逼尿肌无力导致,占24%;也有人研究由于逼尿肌无力导致前列腺增生术后疗效不良中所占比例更高,达50%[3],这些患者症状并不是由于膀胱出口梗阻所致,而是由逼尿肌功能障碍引起,武治津等[4]通过研究也已证实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是影响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这些患者来说手术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可由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引起,亦可由逼尿肌本身功能障碍所致。前者经手术治疗后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使其解除梗阻,排尿顺畅;而后者术后则不能完全解除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对于是否实施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需要临床医师斟酌。另外,尿动力学检查对判断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赵军等[5]研究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病例中,术前尿动力学检查低顺应性膀胱占32.1%,不稳定膀胱占42.5%。因此,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梗阻的判断、膀胱功能的评估、术后疗效的分析,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柏骅.关于进一步提高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疗效的几点意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131-133.

      [2]张鹏,高庆忠,武治津.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疗效不良的尿动力学分析.现代泌尿外科,2001,6(4):14-16.

      [3]张文涛,何朝宏,文建国,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尿动力学分析.河南外科杂志,2007,13(2):1-2.

      [4]武治津,高庆忠,吴克让,等. 压力-流率测定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适应证的作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6(9):285-287

      [5]赵军,贺大林,刘润明,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的膀胱痉挛病因分析及治疗.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4):275-276

    ↑上一篇:社会支持对膀胱灌注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一篇: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29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