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不典型输尿管癌4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12-16  浏览次数:454次

      作者:陈海龙 黄小松 沈樟校 作者单位:312400 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不典型输尿管癌

      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少见,约占泌尿系肿瘤的1%,以男性老年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患侧腰痛或腹部包块。作者近年诊治4例,均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断。

      1 病例资料

      例1 男,35岁,尿频、尿急、尿痛伴左侧腰酸3年,加重并夜尿增多4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无肉眼血尿、脓尿及发热、盗汗史,尿WBC+++—++,尿培养阴性,尿未找到抗酸杆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CT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下段占位而转来本院。体检:左肋下缘有叩击痛,左输尿管径路压痛(+),B超示左输尿管上段扩张,盆段见12mm×11mm低回声团块。IVU左肾不显影,因尿道外口狭窄未行膀胱镜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WBC(+),尿找抗酸杆菌阴性、未找到肿瘤细胞,尿培养腐生葡萄球菌生长,结核抗体阴性。手术探查:左输尿管盆腔段呈串珠状改变,表面光滑、质硬,冰冻切片报告移行上皮癌。作左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病理报告:输尿管移行上皮癌、部分鳞癌,侵及肌层及膀胱。

      例2 男,71岁,1年前健康检查时,B超发现右肾积水,因无任何自觉症状而未顾。近日因右侧腰酸,B超复查提示肾积水加重,KUB+IVU右肾不显影,逆行造影于L4横突平面受阻,输尿管扩张呈杯口状。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未找到肿瘤细胞。临床拟诊输尿管肿瘤。手术探查:输尿管上段扩张,中段扪及花生米大硬结节,远端输尿管壁柔软。作右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病理报告输尿管移行上皮癌Ⅱ级,浸润管壁全层。

      例3 男,60岁,2年前因患肛瘘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中度积水,因无相关症状而未顾。3d前因发热、左腰疼痛作B超发现左肾集合系统分离37mm,实质变薄,输尿管上段扩张;尿常规WBC+++,脓球+,RBC+。尿培养阴性,尿未找肿瘤细胞,抗酸杆菌阴性。KUB+IVU检查尿路均未见结石,左肾显影延迟,输尿管逆行造影见输尿管上段S状弯曲,管腔狭窄,肾盂扩张。CT示输尿管上段扩张,未见软组织块形。临床诊断左输尿管上段非特异性炎性狭窄。手术所见:肾蒂周围脂肪水肿,肾盂扩张,输尿管上段管壁肥厚、僵硬,可见环状狭窄,作输尿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将病变段管腔剖开,见黏膜面平坦、充血。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累及肌层,切缘阴性,加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

      例4 男,23岁,5个月前左侧腰痛在当地医院作B超检查,示左输尿管中段“结石”(7mm×7mm)伴左肾积水,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腰痛未缓解,1个月后再次治疗一次,并予消炎镇痛治疗。术后未见尿道排石,KUB+IVU检查未见阳性结石,左侧上尿路未显影。后因腹部出现包块,作B超和CT检查,均提示左输尿管中下段占位性病变(36mm×21mm×78mm),临床拟诊“血肿机化”或“输尿管肿瘤”转本院。体检: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左上腹有轻压痛,左肾区叩击痛,脐左旁扪及边界不清肿块,右第11肋骨尖有压痛,KUB+IVP左肾不显影,胸片示右第11肋骨破坏性。B超示右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提示腹膜后占位性变。膀胱镜检查:膀胱正常,左输尿管口未见喷尿,输尿管上段扩张,肾盂积水。尿未找到肿瘤细胞。手术所见:左输尿管中段3mm×7mm硬块,边界不清,与腹主动脉髂总动静脉粘连,上段输尿管扩张,肾盂扩张,肾外形增大,作肾及输尿管切除,髂血管旁淋巴结清扫,右第11肋部分切除。病理报告:左输尿管低分化移行细胞癌伴鳞化,浸润周围脂肪组织,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肾实质肿瘤转移,肋骨肿瘤转移。

      2 讨论

      肉眼血尿、腰部疼痛和肾积水是输尿管癌的三大临床表现,常不同时发生,也非特有症状,影像学检查为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但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依据,对有上述症状的中青年患者,需要与输尿管结石、结核及非特异性输尿管炎鉴别。尿细胞学检查对输尿管肿瘤有定性诊断价值,但在基层医院阳性率不高;输尿管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可靠方法,但属创伤性检查,尚待普及。

      病例1以尿路刺激症状就诊,从无血尿史,多次尿检WBC增多,按尿路感染治疗达2年之久。对于中青年男性患者,长时间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在排除泌尿生殖系结石、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的同时,不能遗忘对输尿管肿瘤的筛查。B超是本病首选的筛查方法。沈樟校等[1]报告1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平均年龄60.2岁,男女之比为2:1,以血尿为主诉占68%,B超发现肾、输尿管积水的占86%。但B超对输尿管中段结石诊断率较差,仅39.1%[2]。输尿管结石B超声像图表现与输尿管梗阻的程度、时间、性质有关。输尿管壁受炎性刺激而增厚,声像图显示强光带,而结石声影黯淡,呈致密回声光点或光斑并有声影,弧形光带细狭者常为光滑致密结石,光带粗厚为疏松结石,KUB+IVP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明显高于B超,B超结合KRB+IVP检查可使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6.8%。

      IVU是诊断输尿管癌的主要手段,可以发现癌肿区管腔狭窄,管壁不均匀增厚或管腔内见充盈缺损,病变上方输尿管、肾盂扩张,然而能发现输尿管充盈缺损者仅占24%[3],关键在于如何使输尿管全长显影。本组例3 IVU 仅表现左肾盂扩张,输尿管不显影,逆行造影时输尿管导管能顺利插入肾盂,输尿管上段呈S形改变,管腔狭窄;术中将病变段管腔剖开,见黏膜面光滑,未见增生性病变,结合病史误诊为输尿管非特异性炎性狭窄,其实,这是尿路上皮肿瘤在上皮内浸润性生长即浸润性癌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樟校,叶红阳.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8(5):462.

      2 刘涛. 输尿管结石的影像学分析(附124例报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5,10(4):204~205.

      3 吴阶平主编. 泌尿外科.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93.

    ↑上一篇:囊性肾癌5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改良11肋间切口在肾脏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