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饮水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的调查分析(附143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6-08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叶爱兰 周凤昌 蔡先球 陈煦

      【关键词】 泌尿系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每日饮水的多少对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的影响。 方法 对1431例调查者均进行B超检查,重点检查泌尿系统的肾、输尿管、膀胱,发现上述部位有大于3mm以上结石者认为患有泌尿系结石。 结果 每日饮水1000ml以下者,发病率为14.1%;每日饮水1000~2000ml者,发病率为6.8%;每日饮水2000~3000ml者,发病率为3.4%;每日饮水3000ml以上者,发病率为0.9%。 结论 每日饮水2500ml以上,能明显降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每日饮水大于3000ml时,能做到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2001年1月以来,笔者通过对1431例成年人的每日饮水量进行分组(其中:每日饮水1000ml以下者312例,简称Ⅰ组;每日饮水1000~2000ml者601例,简称Ⅱ组;每日饮水2000~3000ml者316例,简称Ⅲ组;每日饮水3000ml以上者32人,简称Ⅳ组)对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Ⅰ组:调查人数312例,年龄18~61岁,平均39.2岁,平时每日饮水1000ml以下,多为口渴时才饮水;Ⅱ组:调查人数601例,年龄18~63岁,平均40.1岁,平时每日饮水1000~2000ml左右,除口渴时饮水外,多有饭后饮水的习惯;Ⅲ组:调查人数316例,年龄18~62岁,平均40.3岁,平时每日饮水2000~3000ml左右,平时有较好的饮水习惯;Ⅳ组:调查人数202例,年龄22~65岁,平均43.3岁,平时每日饮水3000ml以上,多喜好饮水。

      1.2 方法 对1431例调查者均进行B超检查,重点检查泌尿系统的肾、输尿管、膀胱,发现上述部位有大于3mm以上结石者均认为患有泌尿系结石。

      2 结果

      Ⅰ组:调查人数312例,患有泌尿系结石者44例,发病率为14.1%;Ⅱ组:调查人数601例,患有泌尿系结石者41例,发病率为6.8%;Ⅲ组:调查人数316例,患有泌尿系结石者11例,发病率为3.4%;Ⅳ组:调查人数202例,患有泌尿系结石者2例,发病率为0.9%。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好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30岁和55岁。试验证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尿路结石形成。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同时高温环境及活动减少等亦为影响因素,但职业、气候等不是单一决定因素。许多因素影响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因素 [1] 。

      泌尿系结石的基本形成过程是某些异常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体与有机物质组成核,然后结晶体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结石引起的阻塞多为不完全性,尿液可经过结石周围流入输尿管,但可有肾盂扩大,肾盂壁肥厚和纤维化。若结石嵌顿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则产生肾盂积水,并可发生肾盂积脓、肾盂扩大,严重时可致肾皮质萎缩及破坏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众所周知,慢性脱水或饮水量不足和泌尿系结石形成密切相关。海滩救生员和马拉松运动员尿石症发病率高,这一事实从反面说明多饮水可降低尿石症的发病率,因为慢性脱水能增加尿比重和尿石形成物及尿酸的饱和度并降低尿pH,且在脱水情况下尿中尿酸盐结晶可作为含钙结石取向附生的模板。增加饮水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险性,如加速晶体通过肾小管,减少其和具有强吸附力表面的接触时间。当然增加饮水量可稀释尿中一些结石形成的抑制物如枸橼酸和镁的浓度,然而也可使诱发草酸钙自发成核所需最小饱和度大为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稀释了尿石形成促进因子所致。当尿量小于1000ml/d时明显增加生石钙盐的成核,而且减少枸橼酸的排泄和降低Tamm-Horsfall蛋白抑制结石形成的活性,促进了结石的形成 [2] 。公认的合理的饮水量应该是以不小于2000ml/d,尿比重为<1.010为宜,而且还需特别注意饮水不可仅限于白天,晚间饮一定量的水非常重要。鉴于此建议每天餐间、就餐时、夜间排尿时,各饮250ml无奶液体 [3] 。夜间排尿说明饮水量充足。在夜间睡觉时补充足够量液体非常重要,因为此时在正常情况下,是尿最浓缩的时候。为了能达到维持准确的尿稀释度,家中测尿比重很有必要,因单纯依靠推荐的饮水量有时难以达到所需要的尿稀释程度。Hosking等报道每天饮2500ml液体可阻止高尿钙者发生新生结石。通常则推荐每4h饮水250ml,再加每餐250ml。本调查分析表明,每日饮水在2000ml以上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当每日饮水大于3000ml时,能做到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4] 。

      水是生命之源,多饮水能大大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让健康的饮水习惯伴随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2 谷现恩,刘继红.尿石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

      3 Hooton TM,Stamm W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Infect Dis Clin North Am,1997,11∶551-581.

      4 Ronald AR,Harding GK.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Infect Dis Clin North Am,1997,11∶583-592.

     

     

      作者单位:410004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411400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男科学

    ↑上一篇:前列腺癌手术前后分期及分级
    ↓下一篇:泌尿外科内镜临床进修教学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