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经尿道汽化电切加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13例

    发表时间:2011-11-11  浏览次数:497次

      作者:罗锁麻,芦熙涛,毛文博,李红安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石嘴山

      【摘要】 目的 总结13例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控制血糖理想后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监测血糖并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疗效良好。结论 理想的血糖水平有利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腺性膀胱炎;电切;膀胱灌注

      我院于2001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13例,经合理控制血糖后行经尿道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预防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3例,男性1例,女性12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46.4岁。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部憋胀11例,血尿2例。膀胱镜检查见病变主要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口,其表现类型:滤泡样增生型8例,乳头样增生型2例,慢性炎症型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并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时间1-11年,饮食控制病例2例,口服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6例,胰岛素治疗5例。本组病例入院后均监测三餐前30min,三餐后2h及3AM血糖水平。

      1.2 术前处理:(1)糖尿病饮食。(2)术前2-3d停用长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注射短效胰岛素。用量公式:(血糖mmol数×18-100)×108kg体重×0.6=体内高出正常的糖量,按1uRI/2g糖治疗。(3)血糖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暂缓手术。

      1.3 手术方法:常汽化电切功率200W,电凝功率70-80W。汽化电切膀胱三角区肉眼观异常增生黏膜,范围应包括全部病变黏膜及周边的2cm正常黏膜,烧灼深度控制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严重者可烧灼至浅肌层。术后留置尿管3-5d,术后继续监测血糖并控制在术前水平。术后1周开始0.9%生理盐水40ml+丝裂霉素20mg膀胱灌注治疗,保留2h,每周1次,共8周。术后3、6个月,1年复查膀胱镜。

      2 结果

      本组病例13例,术后随访1年,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11例,好转1例,术后3个月复发1例。复发病例因血糖水平过高住内分泌科治疗。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由于膀胱感染、梗阻及结石等慢性刺激因素引起上皮发生化生的结果[1]。资料报道腺性膀胱炎发生癌变的几率显著高于膀胱非特异性炎症,Pantuck等检测了单克隆抗体mAbDasl在腺性膀胱炎及膀胱腺癌中的表达,也证实了腺性膀胱炎为膀胱腺癌的癌前病变[2]。 腺性膀胱炎尚无一致的治疗手段。经尿道汽化电切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能明显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而且创伤小,对复发患者可再次电切,术后继续用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仍可取得满意疗效[3]。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40岁以上患病率达30%-60%,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以上,其中女性占大多数。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往往由于糖尿病伴发症状在内分泌科治疗,且往往因为糖尿病多尿症状,合并泌尿系感染及内科医师对腺性膀胱炎的认识不足导致漏诊,血糖控制平稳后及泌尿系感染治愈后排尿症状仍不能缓解而到泌尿外科就诊,膀胱镜检查发现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患者由于尿糖的存在易反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女性患者由于泌尿系解剖特点及激素水平变化表现尤为明显[4],而反复泌尿系慢性感染又成为腺性膀胱炎发生的刺激因素[5]。同时高血糖产生的渗透性利尿致水、电解质紊乱使白细胞趋化作用、调理作用及吞噬作用受损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志强,叶章群,李家贵,等.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附42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2):100-102.

      [2] 石涛,杨为民,郭永连,等.腺性膀胱炎39例诊疗体会[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8:508-509.

      [3] 李黔,刘旭晨,邵晨.腺性膀胱炎经尿道汽化电切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与单纯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效比较[J]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88-189.

      [4] 张洁祥,俞国杰,陈新建,等.腺性膀胱炎26例治疗分析[J].新疆医学,2006,36:188-189.

      [5] 张瑞,赵增喜,高英洲.腺性膀胱炎的治疗体会(附30例报告)[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4:69.

    ↑上一篇:保列治、舍尼通与前列安通片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下一篇:PDE5抑制剂在鼠海绵体HOcGMP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