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联合波姆光热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12  浏览次数:753次

      作者:谢华琴,廖建鄂  作者单位: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 襄樊 441021

      【关键词】 膀胱癌;复发;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波姆光热疗

      膀胱肿瘤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均占首位[1],其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通常在术后1年内复发[2]。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对2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联合波姆光热疗方法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男18例,女5例,年龄31岁~70岁,平均年龄57.7岁,原发性肿瘤19例,复发性肿瘤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各1例。

      1.2 治疗方法 23例患者均于术后1周~2周膀胱灌注MMC 2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将溶解的MMC溶液经尿管缓慢注入膀胱,每15 min更换体位,保留1 h。如此每周灌注1次,共6次,再1次/2周,共6次,后每月灌注1次,至2年。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哈尔滨全科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波姆光治疗仪,于术后2周开始照射下腹部,照射治疗温度41 ℃~43 ℃,1次/2 d,9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身体创伤较大,经济负担重,易产生猜疑恐惧心理,缺乏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心,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灌注的目的,操作过程,说明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是膀胱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说明MMC膀胱灌注及波姆光治疗操作简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讲解成功病例及有关知识指导,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膀胱灌注,做好每次化疗后记录,并且电话随访,保持良好护患关系。

      2.2 灌注治疗

      2.2.1 治疗前准备 嘱患者治疗前1天晚上充足睡眠,清洗会阴,灌注治疗前4 h禁水,灌注前排空膀胱尿液,避免尿液滞留稀释MMC浓度降低疗效。充分溶解药物,根据患者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置尿管前充分润滑导尿管,插尿管时动作应轻柔,最大程度降低尿道黏膜的刺激、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确认导尿管进入膀胱后注入MMC,注药时导尿管与注射器衔接紧密,做到不余、不漏、不污染。注药完毕再从导尿管中注入少量空气或生理盐水,使药液能全部注入膀胱内,最后反折导尿管末端快速拔出导尿管。

      2.2.2 治疗中注意事项 药物注入膀胱后,向患者说明更换体位方法及意义,嘱患者卧床,分别取半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膀胱颈肿瘤患者加坐位)各15 min,使药物与膀胱各壁黏膜组织充分接触,确保药物疗效。1 h后患者自主排出药液,嘱患者多饮水,加速尿液生成,起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作用,减少药物对膀胱黏膜的刺激,一般3天内饮水量在2 000 ml/d~3 000 ml/d。

      2.2.3 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全身和局部反应情况,定期灌注。女患者月经期应推迟灌注时间。

      2.3 波姆光热疗护理 热疗前1 h禁饮水,排空尿液,擦干残留尿道口的尿液,下腹部照射野暴露,用屏风遮挡患者,并注意肢体躯干部位的保暖。根据患者对热疗温度的耐受程度及时调整热疗温度。

      2.4 不良反应观察 MMC膀胱灌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灌注后注意观察尿量、尿色,询问患者自觉症状,发生血尿,暂停灌注,多饮水并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再行灌注治疗。发生轻微的尿频、尿痛,是由于MMC刺激膀胱黏膜下层神经所致,不必紧张,可自行恢复。本组23例膀胱灌注MMC患者,3例出现轻度肉眼血尿,14例出现轻度膀胱刺激征, 2天~5天后症状缓解,未中断治疗。通常MMC可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灌注开始及结束时均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由于MMC分布于膀胱黏膜上,作用明显,且其分子量较大,吸收入血少,所以本组患者未出现这类不良反应。热疗有3例出现下腹部皮肤潮红、轻度灼热感,经外用美宝1天~2天后痛感消失,未影响治疗。

      2.5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治疗期间少食多餐,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清淡易消化软食,增加身体抵抗力。

      2.6 出院指导 膀胱癌术后MMC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用药周期长,总疗程12个月,要患者明白坚持治疗和复查的必要性,不应因暂时无症状而放弃继续治疗和复查。护理人员将治疗日程安排列表交于患者,保证治疗计划按时完成。嘱患者定期复查膀胱镜,术后1年内每3个月检查一次,1年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同时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我们也有必要给患者心理上提供更多引导,使之尽快恢复自信,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结论

      膀胱癌术后行MMC膀胱灌注化疗可杀伤残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防止肿瘤向深层浸润累及肌层或发生局部转移,具有重要意义。赵彼得等[3]报告高频透热加放疗治疗膀胱癌的效果优于单独放疗,说明膀胱高频透热治疗膀胱癌有一定疗效。QKC 02 D型波姆光治疗仪热疗用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机制是该仪发出的强生命能量多峰宽带波姆光很容易被人体组织细胞吸收,激活分子,活化细胞,从而在体内迅速产生热效应,起到预防肿瘤复发的作用。膀胱灌注化疗具有高浓度、长时间、直接作用局部肿瘤细胞、全身吸收少、不良反应较轻的特点。本组2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MMC膀胱灌注联合波姆光热疗,减少了化疗药物对心、肾、肝和骨髓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降低了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郭应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

      [2] 杨文增,周洪月.泌尿外科实用技术与常用手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768.

      [3] 熊汝成,陈铫鸿,缪廷杰.泌尿外科论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39.

     

    ↑上一篇:超短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4例
    ↓下一篇: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11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