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针刺配合自我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0  浏览次数:736次

      作者:张栋国 作者单位:056002 河北邯郸,解放军91451部队门诊部

      【关键词】 针刺 自我按摩 慢性前列腺炎

      2005年以来,本门诊部采用针刺加自我腹部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年龄20~32岁,平均25.6岁;病程2~5年。临床表现:会阴、睾丸、耻骨上、腰骶部疼痛,尿道上常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并伴有性功能障碍、神经衰弱、阴囊潮湿为主要表现。镜检前列腺液 WBC 10个以上。B超检查可见前列腺不同程度肿大。

      1.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关元、气海、三阴交、中极、曲骨、横骨、长强,配穴取肾俞、膀胱俞、关元俞。仰卧位,采用0.30mm×25mm毫针,常规消毒后选关元、气海、三阴交、中极、曲骨、横骨,直刺10~20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每穴行针5s,中极、曲骨、横骨针感向会阴部传导,留针20min。再取俯卧位,用0.30mm×25mm毫针常规消毒后取肾俞、膀胱俞、关元俞直刺10~15mm,“得气”后行补法,每穴行针5s,留针20min。每次选用上穴3~5穴交替使用。隔天治疗1次,10天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治疗期间,每天晚上入睡前和起床前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肚脐。右手叠放于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按摩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注意保暖。忌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4 结果

      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痊愈15例,占50%;显效10例,占33.3%;好转3例,占10%;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93.3%。

      2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针刺取穴前后相配,针感直达痛所,可反射性的刺激深部支配前列腺的盆丛神经和前列腺神经,使前列腺平滑肌痉挛状态得以调整,较好的清除淤积的分泌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能有效控制和消除炎症,加快代谢物的排出。前列腺炎属中医劳淋,其病机多因下焦湿热,膀胱泌别失调,肾阴方虚,阴虚内热,脾虚气陷,肾阳不足,失于固摄所致,病位在下焦,主要涉及肾、膀胱、脾等脏腑。有结果表明[1]针刺可提高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使炎症消退。针刺中极,经气直达病所,而关元、中极属任脉,位于膀胱局部,可温经散寒,舒筋活血。所选穴位前后配穴,有理气活血、驱寒消瘀,温通阳气,扶正祛邪之功效。而另有报道[2]显示,用针刺温针灸等治疗前列腺炎疗效优于西药组。针刺与按摩共同作用,可有效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共同祛湿逐淤,补虚之功。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书中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是自我保健的好方法,但要注意,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疗效不一,我们认为,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采用针刺配合自我按摩治疗该病效果较好,同时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较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仁海,冀萍,王瑜,等.激光针灸配腺内注射双黄连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6,16(8):8-10 .

      2 刘显银,严张仁,鄢印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138-139.

    ↑上一篇:前列安通联合特拉唑嗪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输尿管结石58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