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应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1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4-22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刘峰,李磊世  作者单位: 034200 山西代县,代县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股骨髁部骨折

      自2002年3月我们采用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12例,并随访12~18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1~60岁;左侧5例,右侧7例;交通伤9例,高空坠落伤2例,长期应用激素致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4例;本组未见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病例,除2例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骨折内固定外,其余均先行胫骨结节牵引,择期手术治疗。

      1.2 骨折类型[1] T型或Y型(AO分类的C1型)5例,经髁间髁上粉碎型(C2型)3例,髁间粉碎型(C3型)4例。

      1.3 方法 手术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大腿下方放置垫腿软垫保持屈膝15°~30°,开放性骨折需彻底清创。切口取大腿下段前外侧绕髌骨外缘皮肤切口,止于胫骨经节。充分显露骨折端及关节面,直视下将骨折远端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先用克氏针固定,然后用1枚拉力螺钉固定,使之成为一体。然后屈膝45°~60°,将股骨干与髁部复位,对其间的碎骨片不要强求解剖复位,只要骨折远近端对线好,碎骨片排列好即可[2]。然后安装支撑钢板,注意钢板远端前方耳状缘不能进入关节腔。对于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时取髂骨植骨,对大骨折块用螺钉固定,切口内置引流管1枚,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切口。

      2 结果

      12例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18个月,均骨性愈合,10例膝屈伸活动范围>100°,1例由于长期应用激素,致骨质疏松,制动时间较长未得到正规术后康复治疗,10个月复查时屈膝<70°,1例因髁支撑钢板前方耳状缘进入膝关节,术后出现膝关节活动后肿胀,膝关节活动度<70°,在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出钢板并行膝关节松解术,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90°。

      3 讨论

      3.1 骨折特点 (1)多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和合并胸、腹及脑等部位的损伤。(2)由于受解剖结构及腓肠肌牵拉等因素影响,有时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3)骨折常很粉碎,且多有皮质骨和松质骨嵌压而形成骨缺损。(4)髁部骨折常常是三维性关节内骨折,即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均有骨折[3]。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以往对股骨髁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疗效仅有32%满意[4]。户东辉等[5]报道保守治疗易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欠佳,已被多数学者认同。临床采用的L型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由于加压钢板较厚,塑形比较困难,其L端有切割作用,且对髁间骨折无把持加压作用,易发生骨折片分离膝外翻角度消失。采用DCS内固定系统时内固定物不需要敲击只需沿导针滑动,从而保证内植物前进方向并对髁间骨折有加压作用,同时钢板外形符合股骨远端解剖结构要求。较L钢板体现了更多优点,但是DCS系统对髁螺钉切入点及其角度要求较高,否则易发生骨折端成角畸形或主钢板与股骨干近端相贴有隙的缺点,同时由于反复操作造成人为的髁间骨折。而对于C3型骨折常伴有双髁切线位骨折,由于必须从前后方用拉力螺钉固定前方切线位的骨折块,会使髁螺钉置入更加困难。AO髁支撑钢板分左右侧,远端呈95°弧形向外适应股骨远端侧生理弧度,远端变薄呈三角形有2个翼,其上有6个孔呈三角形分布,可以满足髁部骨折不同方向内固定的要求,使髁间骨折块之间得到侧方加压。近端较厚能承受较大应力,为骨折提供轴向支持。从而保证了骨折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恢复了患肢正常负重力线。为术后早期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设计有加长钢板,可以满足长段骨折的内固定要求。

      3.3 植骨 由于髁部骨折常系高能量损伤,骨折常为粉碎型,并且存在皮质和松质骨嵌压而形成缺损,常需取髂骨植骨。

      3.4 术前谈话 术前除注意局部严重软组织损伤和合并胸、腹、脑等部位的损伤外。医患双方最关注的是相邻关节功能的保留或残留问题,这是此类手术后最易出现的一个并发症,即关节僵直、股四头肌挛缩。在术前谈话时要对家属及患者本人详细交代清楚,对手术的效果有一个实际的认识,降低对手术过高的期望值。这对避免医患纠纷非常重要。

      3.5 功能锻炼 股骨髁部骨折可致关节僵硬,功能障碍,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组采用股骨髁支撑钢板固定后,均于术后7~10天肿胀消退后开始锻炼。一般手术后2周左右允许患者扶拐杖不负重行走,10~12周开始练习负重行走[6]。对于晚期膝关节屈曲不足90°者,需待骨折愈合,取除内固定时行膝关节松解术。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翟桂花,刘沂,等(译).骨科内固定,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82.

      2 王庆一,李三芳,吴春成,等.“L”形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1例报告.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2,7(2):96.

      3 李宝昌,王志强,余乏国,等.股骨髁部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97,17(6):361-363.

      4 钟国荣.股骨髁骨折后膝关节僵硬及其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89,4(1):14-16.

      5 户东辉,杨国新,熊元,等.77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中华创伤杂志,1989,1:46.

      6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71-678.

     

    ↑上一篇: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
    ↓下一篇:重建钛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20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