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27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27  浏览次数:529次

      作者:陈文远 张寿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8

      【关键词】 骨质疏松;双膦酸盐;临床观察

      双膦酸盐是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抗骨吸收类药物,上世纪60年代用于Paget病治疗,上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它是一种焦磷酸盐的类似物,能与骨矿化基质结合,抑制骨吸收。现已证实,双膦酸盐作为抗骨吸收抑制剂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目前新型阿仑膦酸钠片70 mg在国内应用时间较短,长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有待深入观察。笔者应用帕米膦酸二钠针(博宁针)30 mg静脉滴注,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福善美)70 mg 1次/w,治疗骨质疏松伴严重骨痛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例于我院骨科就诊患者均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腰椎骨密度T值低于-4.0 SD,伴有严重腰部骨痛,无法坐立及行走,疼痛时间3~26(平均12.8)d,女26例,男1例,年龄76 ~89(平均84.7)岁,均无明确外伤史,均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且近3个月内未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1.2 方法 所有患者每天在接受钙尔奇D片600 mg(美国惠氏制药,批号H10950029)和骨化三醇胶丸(罗盖全,上海罗氏制药,批号J20050021)0.25 μg治疗的同时,就诊第1天予静滴帕米膦酸二钠针(博宁,深圳海王制药,批号B-0103-0001-000005)30 mg(4 h以上),次日患者疼痛缓解能坐立或行走时予阿仑膦酸钠片(福善美,杭州默沙东制药,批号J20040004)70 mg,每周1次,其中4例患者第1天静滴骨痛未见明显好转,第2天继续静滴帕米膦酸二钠针30 m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

      1.4 结果 所有患者在静滴帕米膦酸二钠针后,骨痛均能快速缓解,恢复坐立或缓慢行走。治疗1~2 w后腰部疼痛完全消失。其中3例患者在第1次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时出现低热,但不影响继续服药,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消化道症状及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3~4个月后复查骨密度,腰椎(0.651±0.126 vs 0.758±0.096,P<0.001)、股骨颈(0.541±0.119 vs 0.577±0.085,P<0.01)、转子(0.517±0.067 vs 0.538±0.110,P<0.05)及髋部Ward′s三角区(0.419±0.072 vs 0.426±0.076,P>0.05)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以腰椎明显。

      2 讨论

      帕米膦酸二钠属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用于静脉滴注给药,可避免口服出现反流性急性食道炎的不良反应,但若快速静脉注射则可导致血循环中形成钙-双膦酸盐螯合物造成肾脏损害〔1〕,宜静滴4 h以上。其在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畸形性骨炎和骨肿瘤,骨质疏松性骨痛与骨肿瘤所引起的骨痛均为破骨细胞异常活跃所致,它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而达到止痛的作用,降钙素则通过调节神经中枢来达到止痛作用。有学者〔2〕研究结果显示,帕米膦酸二钠针治疗骨痛的疗效明显高于密钙息。阿仑膦酸钠属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新型双膦酸盐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品种,它是含“氮”的双膦酸盐,对骨吸收和骨矿化的抑制比为1 000∶1,其抑制骨吸收更高效,几乎不影响骨矿化,可以连续使用,阿仑膦酸钠片1 w服用1次更为方便。双膦酸盐属于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骨骼中的破骨细胞,作用环节包括干扰成熟破骨细胞在骨表面的募集,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影响破骨细胞的最终形成和活化〔3〕,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骨痛,降低高水平的骨吸收状态,迅速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和再骨折。

      本研究表明阿仑膦酸钠治疗3~4个月能快速增加骨密度,以腰椎为明显。有学者〔4〕应用阿仑膦酸钠10 mg治疗骨质疏松1年,腰椎骨密度上升5.51%。本研究的入选人群骨密度均明显较低,T值为-4.0 SD以下,可能在骨密度较低水平的状态下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更为确切,骨密度增加较明显。骨密度水平越低时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骨密度增加幅度越明显,而随着骨密度增加,继续治疗骨密度增加幅度反而下降,最终骨密度增加达到一平台,继续治疗骨密度将不再增加,也就是说不论哪种药物治疗时间多长都不可能无限度增加骨密度。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骨密度,最好3~6个月复查1次,当骨痛完全消失且骨密度无法再增加时应考虑停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本研究有3例患者第1次服用时有低热反应,均能自行缓解,其机制尚不明了,有人认为与用药后一过性的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有关〔1〕。

      总之,帕米膦酸二钠针能迅速缓解骨痛,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首选药。阿仑膦酸钠片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显著,应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66-70.

      2 方 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溶骨性病变〔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 ;(12):47-8.

      3 郭世绂.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3-5.

      4 林 华,包丽华,韩祖斌,等.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77-9.

    ↑上一篇:胫骨骨不连的交锁髓内钉治疗
    ↓下一篇: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退变现象的连续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