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11-01  浏览次数:525次

      作者:韦平欧,谭海涛,江建中,覃天金,陆俭军,杨克勤,谢兆林,罗翔,陈国平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 目的 探讨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患者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结果 术后2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指腹二点分瓣觉(2-PD)为6~11mm。结论 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拇指;创伤和损伤;外科皮瓣;整形外科手术

      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修复缺损的方法很多,如选择不当,术后将影响拇指外观及功能。我院自2001年8月~2008年2月,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7例,术后患指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8~50岁,平均28岁。均为机器伤所致的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均伴有指骨外露。均为急诊手术修复,皮瓣切取面积2.0cm×2.5cm~3.0cm×4.5cm。

      1.2 手术方法

      1.2.1 皮瓣设计

      以拇指指间关节背侧中点与掌指关节背侧中点皮肤的连线为轴线,在第一掌骨头水平距纵轴连线的尺侧约1cm处和在指间关节水平距纵轴连线尺侧约0.7cm处两点的连线,为拇指尺背侧动脉的体表投影走行线[1]。旋转点在距甲沟约2.3cm处。根据创面缺损情况,在拇指掌指关节背面尺侧缘及其近心端的皮肤,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皮瓣的纵轴,设计所需皮瓣的大小及形状。蒂部携带约1.0cm的皮下组织,内含拇指尺侧指背动脉、指背皮神经及营养血管。解剖层面为指深筋膜与伸肌腱膜之间。

      1.2.2 手术步骤

      在所设计的皮瓣的远侧缘和创面近侧缘之间以锯齿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向两侧分离,达伸肌腱膜的浅面,显露拇尺背侧动脉的走行线,及位于拇内收肌肌膜浅面的血管蒂,从真皮下至深肌腱浅层之间解剖筋膜组织,形成宽度约1.0cm的筋膜蒂,包含指背动脉、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向血管走行两侧掀起皮瓣、皮瓣血管蒂旋转点在距甲沟约2.3cm处。靠近节指骨颈水平处,注意不要剥离过多,以免损伤该处与来自拇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的血管交通吻合。皮瓣边缘除蒂部外全层切断,深层在伸肌腱膜浅面及拇内收肌的肌膜浅面掀起。皮瓣解剖完成后,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血运良好即经开放隧道逆行旋转覆盖拇指创面,皮瓣近端皮神经可与桡侧指神经缝合,有利于皮瓣的感觉恢复,皮肤间断缝合,供区创面全厚皮片游离移植覆盖。

      2 结果

      术后2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指腹二点分瓣觉(2—PD)为6~11mm。供区愈合良好,皮肤无明显瘢痕形成。拇指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度良好,局部无不适感。

      3 讨论

      3.1 皮瓣的适应证

      对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通常采用邻指皮瓣或带蒂皮瓣修复,如指动脉岛状皮瓣,示指背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等,这些术式的缺点是手掌或手背切口瘢痕较多,损伤大。而交指皮瓣、鱼际皮瓣需2次手术,有造成关节僵硬之虞。采用拇指尺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皮瓣取自同一患手,其厚度、质地、色泽近似,且皮瓣蒂长,血管恒定,切取面积大,能足够覆盖至拇指远端创口;手术在同一伤肢进行,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也易在各级医院中普及、推广[2]。

      3.2 皮瓣的优点

      ①供血动脉及轴点较恒定,变异较少;②手术操作层次较浅,不牺牲主干血管、创伤小,对供区外形、功能影响小;③皮瓣薄、弹性好,修复拇指外形较好;④皮瓣切取时能带入感觉神经,形成有感觉的皮瓣;⑤术后患指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功能恢复。

      3.3 手术注意事项

      ①术前需了解拇指皮肤、指固有动脉有无损伤,必要时行超声检查[3];②解剖血管筋膜蒂部宽约1.0cm为宜,包含尺侧指背动脉、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既保证皮瓣血运,又利于静脉回流;③皮瓣蒂部切取后一般回缩较大,设计时应将其长度设计为蒂长与旋转点至受区近侧缘连线的长度之比约为1.5∶1[4];④皮瓣切取时应将拇指背静脉纳入皮瓣,由于末梢静脉不完全具有瓣膜,可产生迷宫式逆流,除解决皮瓣部分的静脉回流外,也便于皮瓣的掀起;⑤为防止蒂部受压,将皮瓣的远端设计成窄长三角尖形皮蒂,旋转后嵌于明道之间,保持皮瓣蒂部松弛以利于皮瓣的血运。

      【参考文献】

      [1]胡鸿泰.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皮瓣[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8(4):228-229.

      [2]李建兵,宋建良,何葆华,等.拇指尺背侧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4):288-290.

      [3]李恒岩,张羽森,李炳万,等.拇指尺背侧动脉的超声探测[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3):134-135.

      [4]黄河,吴迪,王义平,等.第一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拇指远端皮肤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1):64-65.

    ↑上一篇: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下一篇: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