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治

    发表时间:2011-03-02  浏览次数:453次

      作者:吴柏林,祝敬华  作者单位: 437300 湖北赤壁,赤壁市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腕关节损伤

      腕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但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相对较少,且伤后所摄X线片多非标准正侧位,X线征象多有重叠,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初诊时误、漏诊率极高。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相关解剖、损伤机制及X线征象进行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5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1~48岁。均为背侧脱位。摔伤8例,车祸伤5例。伤后至确诊时间4h~32天;新鲜伤12例,陈旧性骨折脱位1例。初次诊断漏诊误诊5例(占38.5%)。

      1.2 治疗方法 12例新鲜脱位中2例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10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采用背侧入路,经拇长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的夹角做一纵行切口。牵开肌腱,在桡侧腕长、短伸肌腱间进入深层。切开腕背关节囊,即可见骨折端。先牵引整复脱位,则舟骨骨折多随之复位。用2枚直径1.5mm或2.0mm克氏针固定。1例陈旧性病例手术复位,舟骨植骨后固定,另用一克氏针经头状骨,穿入月骨固定(4周)。手术后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2~3个月。

      2 结果

      本组13例,经4个月~2年随访,疗效满意。10例腕关节功能正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障碍(优良);2例腕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轻度障碍(可);1例陈旧性者腕关节僵硬(差)。所有病例无骨折不愈合,骨坏死。

      3 讨论

      3.1 舟骨骨折及月骨周围脱位的解剖学基础 腕关节实际上由腕掌关节,腕中关节和桡腕关节构成,其中舟骨是连接远、近排腕骨的支点,在两排之间起杠杆作用,故易发生骨折。腕部掌侧桡腕韧带包括3条坚韧的囊内韧带,即桡-头韧带、桡-三角韧带和桡-舟韧带。背侧韧带有桡三角韧带、桡尺三角韧带、腕骨间韧带,但明显弱于掌侧,因此,脱位多向背侧[1]。

      3.2 损伤机制 腕关节损伤是一系列骨与韧带损伤的总称,造成损伤的力是三维的(背伸、尺偏和一个旋转分力―腕骨间后旋)。在受损的瞬间,3种力混合发生,最终结果取决于:(1)力在三维空间的方向;(2)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3)手在受伤时的位置(力的作用点);(4)韧带的强度;(5)骨的矿物质含量[2]。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伤时腕骨间旋后,过伸及旋后外力向月骨传导,使头骨自月骨凹面向背侧脱位。暴力继续,则舟骨发生骨折,多发生在腰部,舟骨远端随头骨转向背侧,而近端仍附在月骨上,造成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

      3.3 诊断要点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如对局部影像及腕关节解剖不熟悉,漏、误诊率极高。本组初诊漏、误诊达38.5%。阅读X线片时一定要注意,正位X线片上:骨折的舟骨近端、月骨、桡骨关系正常,骨折的舟骨远端骨块与其他腕骨一起向背侧脱位。正常的腕骨间1~2mm间隙消失。3条弧线测量均异常。月骨出现尺偏,与三角骨可重叠,月骨呈方形。侧位X线片:月骨凹面空虚是显著特点,头骨和骨折的舟骨远端随其他腕骨向背侧脱位。头骨位于中心线背侧[2]。

      【参考文献】

      1 于胜吉.腕关节韧带的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解剖学杂志,1994,5:306-309.

      2 王亮.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损伤机理及X线类型.现代医用影像学,2000,263-265.

    ↑上一篇: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
    ↓下一篇:微创钻孔减压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