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12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4-19  浏览次数:491次

      作者:李月喜 作者单位:012000 内蒙古乌兰察布,乌兰察布市卫生局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当归针、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TDP照射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短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具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 扭伤和劳损;腰肌;穴位疗法;水针

      腰肌劳损在农村牧区重体力劳动中十分常见,以腰部疼痛、腰肌紧张、反复发作、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特征。多因体力劳动过度或急性腰部损伤未能及时治疗所致。笔者多年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本病,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80例,大部分是重体力劳动者,观察时间为2001年5月~2006年10月。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左侧劳损31例,右侧劳损60例,双侧劳损29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47岁;左侧劳损l7例,右侧劳损28例,双侧劳损15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大致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腰部疼痛,腰肌紧张,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有明显痛点,固定不移,常不能转侧、俯卧或下蹲困难,以致行走不便。劳累时加剧,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经X线摄片和生化检查,排除腰椎或肾脏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取穴 (1)肾俞、腰阳关、委中;(2)腰夹脊、命门、昆仑。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2.1.2 药物 当归针(江西青峰制药厂生产)2ml,胎盘组织液(广州天心制药厂生产)2ml,维生素B12(广州天心制药厂生产)250mg。

      2.1.3 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选好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5号长针头将药液吸入,摇匀,注入肾俞(双)、腰阳关、委中(患侧),掌握好进针的深度(根据患者胖瘦而定),一般刺入深度不超过l5mm。进针后有酸、麻、胀等得气感后,回抽如无回血,即将药液慢慢注入。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一般治疗l~3个疗程。

      2.2 对照组 用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重庆蜀水仪器厂生产,型号:CQ-23)照射30min,再行手法推拿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l~3个疗程后腰痛完全消失,腰肌张力正常,活动无障碍,随访3个月以上正常活动、轻体力劳动无复发。显效:腰痛基本消失,腰肌略为紧张,活动无障碍,正常活动、劳动后偶有腰痛。有效:治疗后腰痛减轻,腰肌紧张较前缓解,活动稍受限,正常活动、体力劳动后仍有腰痛。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果显示,病程短,疗效好;病程长,疗效较差。经随访3个月~1年,治疗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12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治疗组短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1 两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20岁,装卸工,2000年4月初诊。主诉:右侧反复疼痛半年,半年前劳动中曾扭伤右侧腰肌,当时曾作理疗,稍好转后即劳动,以后劳动量稍大或劳累腰痛就发作。此次发作腰痛剧烈,活动受限,起床困难,不能转侧,曾作中频、超短波等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已停止劳动10多天。检查:腰部前屈不能超过70°,右侧腰肌紧张,第4腰椎下右侧缘明显压痛。双下肢无疼痛及水肿。X线摄片排除骨质病变。小便常规正常。诊断:腰肌劳损。治疗:按上述方法药物注射肾俞(双)、腰阳关、委中(右侧)。治疗2次后疼痛明显减轻,5次后腰部伸屈自如。为巩固疗效,改为隔天l次,共治疗10次后腰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治愈。随访半年,正常劳动无复发。

      5 讨论

      腰肌劳损属中医学腰痛范畴。大多由寒湿、过劳、肾虚等病因引起。其疼痛部位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或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间,故取穴以此二经为主。腰为肾府,取肾俞益肾气,以达扶正祛邪的目的。命门位于两肾之间,为生命的重要门户,能培元固本,强健腰膝。腰阳关及腰夹脊位于腰部,分属督脉和经外奇穴,为局部近取,以宣导经气。委中、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治腰痛的要穴,循经远取可通调足太阳经气而散风寒。加上当归针舒筋活络,胎盘组织液消炎生肌,维生素B12营养肌肉神经。上述药物穴位注射,发挥了针刺、经络、药物三者的协同作用,达到散寒祛湿,温经益肾,通经止痛之功效。此疗法治愈率较高,不易复发。

    ↑上一篇: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一篇: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