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骨科患者的压疮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08  浏览次数:499次

      作者:李丽凤 褚建国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唐山工人医院骨二科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压疮成因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430例骨科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接收压疮24例,其中骶尾部压疮50%,足跟部压疮30%。其他部位压疮20%,高龄患者及有合并症患者是为高危人群。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针对高危人群和好发部位,重点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皮肤卫生情况及营养状况,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关键词】 压疮 护理 骨科患者

      临床资料

      2003年6月~2009年8月收治患者2430例,接收压疮患者24例,其中Ⅰ度压疮50%,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压疮70%。压疮按部位分布,骶尾部压疮50%,足跟部压疮30%,其他部位压疮20%。

      护理干预是预防压疮发生的重要措施

      骨科患者绝大多数都需绝对卧床,活动障碍及自理能力缺陷。因此,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压疮的预防。患者入院时,护士应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其活动情况及自理能力。检查全身皮肤情况、针对个体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间歇性缓解压力、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如气垫床、海绵垫床、水垫、棉圈等,主要是达到分散患者身体重量的目的。勤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后记录时间、体位及皮肤情况;使用石膏、夹板固定的患者,衬垫松软适度、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听取主诉。对高龄,瘦弱,营养不良,肥胖,术后使用镇痛泵者及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应重点观察与监督,严格交接班。

      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卫生护理,夏季应保持病房适宜温度18~24℃,避免患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在患者背部加放一条吸汗的棉质毛巾,及时擦干汗液;及时擦洗更衣,更换床单被套等,避免患者处于潮湿环境中。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可指导病员正确抬臀,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对长期卧床病员可指导抬臀运动,每天练习16~20次,每次持续2~3分钟;对行牵引固定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调整牵引,保持体位正确有效,可协助与指导患者穿衣裤,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压处放置海绵垫或纱布,减轻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

      加强营养支持: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抵抗及组织修补能力。

      重视心理因素:压抑、情绪低落、高度紧张可引起淋巴管阻塞,导致无氧代谢产物聚集而诱发组织损伤。

      普及健康教育:通过临床观察,95%的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压疮的相关知识,只有5%的患者及家属因患过压疮、见过或护理过压疮的患者及家属才略懂得压疮的危害及预防手段。因此,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卫生宣教,介绍压疮的发生、发展及对患者的身心影响,以致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克服怕痛不愿翻身的心理。

      根据压疮分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2%碘酊可使局部皮肤老化,能有效杀菌。①瘀血红润期:局部红斑,皮肤完整。对已发生一度压疮建议不要按摩,应去除病因,加强翻身,避免局部持续受压。可使用气垫床,局部涂擦碘伏。碘伏具有使组织脱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毒,软化和消除硬结的作用。我院临床资料24例压疮,有50%为Ⅰ度压疮,均得到有效治愈。②炎症浸润期:皮肤紫红,水泡形成。局部减压:保护未破小水泡,让其自行吸收,局部悬空待干。大水泡可消毒皮肤-抽水泡内渗液-涂碘伏消毒-局部悬空待干。如表皮破损可加用氧气吹起疗法,用吸氧面罩距皮肤1cm处,持续氧流量4~8L/分,20~30分钟/次,日2次。③浅度溃疡期:水泡破裂,局部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或脓液,疼痛加重。局部减压,清创,治疗感染,防止创面污染,促进压疮愈合。④坏死期:坏死组织发黑,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深达骨骼。Ⅳ度压疮需要医护人员共同严肃对待,局部减压,局部清创换药,抗生素点滴或皮瓣移植等。

      小结: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多见于脊柱损伤、骨盆骨折、髋关节骨折等患者。针对这类患者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每位患者的皮肤护理质量。了解骨科患者压疮的成因,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压疮的认识;介绍骨科压疮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护理工作者采取或借鉴有效护理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上一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16例诊疗体会
    ↓下一篇:我国骨科基础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