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61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06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郭建伟,孙明珊  作者单位:湖北随州,随州市中心医院内科

      【关键词】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经颅超声多普勒(TCD)

      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对确诊的612例做综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3—2009年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例资料完整并排除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以及内耳、前庭疾病,单纯脑血管供血不足的61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8岁,16~24岁420例,25~45岁121例,46~58岁71例。职业:学生391例,企事业管理人员182例,个体经营者21例,其他18例。发病季节:最多在4~6月份,占全部病例的60%。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轻度到中度,多无眩晕,部分伴有恶心、闷胀性头痛,头痛多在两侧、头顶和后头部,程度较轻,多可耐受,部分伴有肢体麻木的症状。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常规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经颅超声多普勒(TCD),部分病例行脑电图、头颅CT检查。排除内耳、前庭器官病变,排除腔隙性脑梗死。

      2 结果

      612例中颈内动脉系统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TCD显示供血不足占26%;椎基动脉系统包括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供血不足占34%;两系统混合出现占40%。多数病人(62%)为2~3支血管供血不足,3支以上者占39%。

      3 讨论

      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是一组脑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性疾病,导致发病的原因因各年龄组略有不同。本组中青年发病较高,在初、高中学生中尤以毕业班学生,且多是学习成绩较好,努力用功者多见。发病时间多在4~6月份临近中考时,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致使学习成绩下降,TCD检查常会并脑血管痉挛存在。这是由于对升学存在着较大压力、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又缺乏体育锻炼;另一组是社会人群,仍以中青年为多,包括企事业管理人员、经常上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这一人群存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社会原因及生活不节、烟酒过度、熬夜嗜赌等不良习惯。在更年期前后的女性患者则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易发生脑血管供血不足和脑血管痉挛,特别是这一年龄段的妇女情绪不稳定常诱发患病。尽管各年龄组患者有其各自的原因,但共同点是由于这些原因均造成了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脑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极端者出现脑血管痉挛,使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值得提出的是虽然脑供血不足和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均可治愈,但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一旦引起发病的原因再次出现,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又可发生。因此在给患者治疗的同时需向患者告诫引起发病的原因,以期引起患者的重视,避免复发。

    ↑上一篇: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112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镁对缺血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