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对痛风石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4-10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张会良,王康振,杨健松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三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关键词】 痛风石;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四妙散;五味消毒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痛风石常采取手术切除,但术后切口难以愈合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切口愈合情况及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成为业内所关注的问题。针对人体饮食不节、湿毒内蕴这一痛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我们采用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对痛风石切除术后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0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痛风石切除术的40例患者(63处痛风石)纳入研究。选取病例中合并多处痛风结节者根据患者意愿,采取多次手术完成,同一患者不作多次选入;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56.2±8)岁;术前痛风结节未溃破,皮肤完整。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20例(33处痛风石),对照组20例(30处痛风石)。2组患者年龄、病史、术前血清尿酸及术后3 d血清尿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入选标准

      ①符合痛风诊断标准并行痛风石切除术的患者;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②肝、肾功能异常,合并心、肺疾病患者;③自动退出观察或饮食控制和检验不配合者;④对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有不良反应者。

      1.3 给药方法

      治疗组从术后第1日开始内服中药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处方:苍术15 g,薏苡仁15 g,川牛膝10 g,黄柏15 g,金银花15 g,紫花地丁10 g,蒲公英15 g,野菊花15 g,紫背天葵10 g,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直到伤口愈合为止。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伤口换药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疗效根据各切口的愈合时间进行疗效评估。治愈:术后2周内切口正常愈合(达甲级愈合标准);显效:术后3周切口愈合(达甲乙级愈合标准之间);有效:术后1个月内切口正常愈合(基本符合乙级愈合标准);无效:术后超过1个月,切口仍未愈合。多处手术者取其多个切口的平均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等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样本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共有33个切口,其中13个切口在2周内一期缝合并甲级愈合;20个切口未一期缝合,术后持续渗血渗液或有白色液状尿酸盐浆液从切口渗出,经伤口换药,更换凡士林纱条引流后,均在(17.8±3.4)d二期愈合,无需植皮。对照组中共30个切口,其中5个切口在2周内一期缝合并甲级愈合;25个切口未一期缝合,术后持续渗血渗液或有白色液状尿酸盐浆液从切口渗出,经伤口换药,更换凡士林纱条引流后,均在(22.1±5.2)d二期愈合,无需植皮。2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18 8,P<0.05)。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痛风石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目前,对痛风石采取手术治疗已达共识;但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切口难以愈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骨科医生。痛风石结节内因长期高压与酸性侵蚀,内部骨质破坏溶解严重,而结节外皮肤愈来愈薄;手术又经常难以清除所有痛风结晶,导致术后痛风结晶从伤口溢出;加上原有组织条件差,极易造成术后伤口不愈合。目前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多采取常规伤口换药、遇到大量分泌物的切口则加用消毒凡士林纱条引流,观察肉芽生长,逐渐缩小创面,以达愈合目的;必要时做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加用抗生素治疗。为解决术后切口愈合困难的问题,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日开始使用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内服。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乃是饮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加之手术后脉络破损,离经之血瘀积肌肉、腠理而成瘀血阻滞经脉造成局部气血不通畅,久之郁而化热,热胜肉腐,容易造成血肉腐败,蕴毒成脓。《灵枢?痈疽》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泛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四妙散起源于《成方便读》,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入牛膝、薏苡仁而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之功。方中以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苍术燥湿健脾为臣;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兼可引药下行,为佐、使药;薏苡仁渗湿泄浊,导湿热于小便出,为佐药[1]。五味消毒饮方出《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疗疮。方中金银花、野菊花功效清热解毒散结,金银花兼有解表作用;蒲公英、紫花地丁为治疗痈疮疔毒的要药,且蒲公英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与四妙散中牛膝可相需为用;另与紫花地丁相伍,善清血分之热结;紫背天葵则可除三焦之火。两方妙用,可达到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四妙散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2],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五味消毒饮既能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能通过调整菌群使之平衡而间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调整阴阳扶止祛邪目的[3-4]。

      根据其功效及药理作用,我们将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用于痛风石切除术后,结果在切口的愈合时间上显示出有明显的优势。但本研究为达到观察成方的临床效果,未作系统辨证,如上肢的痛风石切除手术后,应加入桑枝等引经药物,本研究中,未作此添加,可能导致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 梁汝庆,郑桂芝,孔祥亮.二妙散到四妙散的用药规律初探[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37.

      [2] 苗明三.薏苡仁多糖对环磷酸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30(5):56.

      [3] 黄水仙,田道法.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8(9):523.

      [4] 王志龙.五昧消毒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l0,31(3):59.

    ↑上一篇:微型外固定架闭合治疗掌指骨骨折22例分析
    ↓下一篇:应用MRI测量膝骨性关节炎滑膜厚度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