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凯尔万氏病及手术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2-11-23  浏览次数:644次

      作者:梁伟根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观澜人民医院手外科

      【关键词】 凯尔万氏病;手术;注意事项

      凯尔万氏病(Quervain's disease)就是发生于桡骨茎突部的狭窄性腱鞘炎,为拇长展肌腱及拇短伸肌腱之腱鞘炎。

      1解剖及病因

      桡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上面覆以腕背侧韧带,形成一骨-纤维管道,拇长展肌腱及拇短伸肌腱的鞘管就从其间穿过,之后折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和拇指近节指骨。当拇指及腕部活动时,此折角加大,因此肌腱滑动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更增加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加上两条肌腱共用一个管道,相互间亦有挤压、摩擦,这些机械性刺激,可使腱鞘在早期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反复刺激或迁延日久之后,则发生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变化,鞘管壁变厚,由正常时的1mm以内,增厚至2~3mm。由于该腱鞘位于一个坚硬、狭小的骨-纤维管道内,增厚的鞘壁只能使使腱鞘狭窄。肌腱局部也发生不同程度粘连,变性、变形、变粗,逐渐产生狭窄症状。女性的折角大,发病率较男性高,女与男之比为6:1。另外,有时鞘管内有迷走肌腱存在,这种解剖变异,亦可产生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胶原疾病患者也常伴有此病[1]。

      2症状与检查

      部分患者误认为骨质增生而就诊,多为桡骨茎突局部疼痛、隆起,拇指外展、背伸无力,腕关节尺偏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可向手部或前臂部放射。检查时桡骨茎突局部压痛明显,皮下可触及一硬结。芬氏征(Finkelstein'sign)阳性:拇指内收屈于掌心,其他四指握住拇指,再将腕关节向尺侧倾斜,桡骨茎突处产生剧痛即属阳性。

      3治疗

      早期或症状较轻者,尽可能减少手部活动,制动、休息、理疗,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症状重者可采用鞘管内注射类固醇药物,注射时需严格无菌操作。一般只注射一次或两次,不可多次注射,以免引起广泛粘连[2]。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手术治疗。

      4手术及注意事项

      手术通常都在局麻下进行,有条件者,最好在止血带下进行。为了减少患者上止血带时的不适,可在消毒、铺巾、局部皮肤浸润麻醉后,再对止血带充气,这样可最大限度缩短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手术在10min之内就可完成,患者无明显不适。

      4.1切口在桡骨茎突部做一长约2~3cm切口,通常采用横形或纵形、“S”形皮肤切口,纵形或“S”形皮肤切口显露腱鞘容易,但伤口愈合后皮肤瘢痕较显着,因其与腱鞘切开方向一致,易于发生粘连。而横形皮肤切口则与腕部皮纹方向一致,伤口愈合后皮肤瘢痕较轻,且因其与腱鞘切开方向垂直,不易发生粘连。因此主张采用横形皮肤切口。

      4.2注意事项切开皮肤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只以切开皮肤为限度,不可深及皮下,皮下通过钝性分离,纵形切开深筋膜并牵开,即可显露该腱鞘。纵形切开腱鞘,可见鞘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及光泽。有时在打开鞘管时可见少许淡黄色液体流出,肌腱局部也发生不同程度粘连、变性、变形、变粗。手术时应将增厚、变硬的腱鞘部分切除,松解肌腱之粘连,活动拇指及腕关节无障碍时,再关闭切口。术后10天拆线。为了预防手术引起新的粘连,术后锻炼十分重要。锻炼为外展拇指和尺偏腕关节。尤其是术后第一天最为关键,因为此时患者由于切口疼痛而惧怕活动,要告知患者锻炼的重要性,对于特别怕疼的患者,可口服一些止痛药物。

      【参考文献】

      1孟继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34.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411.

    ↑上一篇:钢板断裂20例原因分析
    ↓下一篇:第二掌骨背皮瓣修复食指掌侧大面积皮肤缺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