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23例感染期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2-10  浏览次数:663次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1],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VSD)是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等首创,原理为持续负压吸引,清除创面渗液与坏死组织,减少细菌吸附和生长,降低软组织的肿胀,进而起到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2]。目前VSD在组织缺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证实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3-6]。本案就笔者采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和修复感染期糖尿病足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感染期糖尿病足[7-8]患者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52~76岁。中位年龄64.5岁,糖尿病病程8~25年。按照Wagner分级[9]:2级17例,3级6例。部位:足背部8例,足底部6例,涉及足趾9例;合并有骨髓炎者6例,致病菌为:链球菌感染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大肠埃希菌感染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例,变形杆菌感染3例,其中培养出1种致病菌感染11例,2种致病菌感染9例,3种以上致病菌感染3例;发病时间4个月~3年。

    1.2 方法:①降血糖:糖尿病饮食,全部选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配合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5.4~7.0mmol/L,餐后血糖6.8~10.0mmol/L);②抗感染:根据细菌种类或敏感药物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每3~4天行细菌培养+药敏以及时调整抗生素;③改善微循环:选用扩张血管、抗凝的药物单独或联合用药。;④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应对症处理;⑤创面感染控制后行创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彻底切除创面炎性增生组织和坏死组织,有骨髓炎的骨块要切除,外露肌腱全部清除,根据创面的形状和大小,剪裁与创面大小相近的VSD敷料覆盖创面,并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和扭曲。清洗干净创面周围皮肤。覆盖生物半透薄膜,持续中心负压吸引(负压值-120mmHg~-300mmHg)(1mmHg=0.1333kPa),创口随即收缩。VSD敷料连同薄膜出现明显塌陷状为合格。术后使用致病菌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制动患肢,连续负压引流8~10d后拆除,视创面具体情况行局部皮瓣转移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或自体中厚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如一次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创面内仍有较多坏死组织及渗出,给予再次清创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引流,直至创面有新鲜肉芽生长、组织无水肿及渗出后再行2期创面修复。

    2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创面修复后2~3周内完全愈合,转移皮瓣或移植皮完全存活;②有效:转移皮瓣或移植皮大部分存活,创面无分泌物或少分泌物,分泌物为淡黄色,无脓性,行细菌培养无菌生长,经过更换敷料,创面皮肤可自行愈合;③失败:转移皮瓣或移植皮坏死,分泌物多,糖尿病足继续发展或截肢。本案23例患者中,治愈15例创面愈合,有效者7例。有1例患者行二次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植皮坏死,感染加重行截肢处理。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生于病程长,病情长期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治疗困难,医疗花费巨大,预后差,资料报告近十年来我国的糖尿病足发生率上升迅速,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10],给患者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11],随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足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对感染期糖尿病足的愈后要求越来越高。VSD负压技术是一种高效、全方位的引流方法,由以往的局部转变成全创面的引流,在引流通畅的情况下能够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渗出液及时排除体外,避免局部创面因渗出液的聚集形成细菌培养皿。其封闭的生物半透膜可有效的阻断空气中细菌对创面接触,裘华德[12]等研究表明:VSD负压技术能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神经末梢分泌激素,诱导和促进新生小血管快速生长,从而加快创面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13-16]。引流通畅者可保持8~10d,期间无需换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本案资料证明: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可以使得糖尿病足溃疡更快的愈合,降低截肢率,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8.

    [2]FleischmannW,StreckerW,BombelliM,etal.Vacuumsealingastreatmentofsofttissuedamageinopen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488.

    [3]AttarKH,ImranD,IyerS.Vacuum-assistedclosure(VAC)therapyinthemanagementofdigitalpulpdefets[J].ActaChirPlast,2007,49(3):75.

    [4]SenchenkovA,PettyPM,KnoetgenJ3rd,etal.OutcomesofskingraftreconstructionswiththeuseofVacuumAssistedClosure(VAC)dressingforirradiatedextremitysarcomadefets[J].WorldJSurgOncol,2007,5(2):138.

    [5] WitkowskiW,JawienA,WitkiewiczW,etal.Initialmulti-centreobservationsupontheeffectofanewTopicalNegativePressuredeviceuponpatientandclinicianexperienceandthetreatmentofwounds[J].IntWoundJ,2009,6(2):167.

    [6] 王 宏,曲 巍,汤 欣.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手和足踩部软组织缺损32例[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0,2(30):408.

    [7] (英)埃德蒙斯(Edmonds,M.E.),(英)福斯特(Foster,A.V.M.),(英)桑德斯(Sanders,L.J.)编著;于德民,王鹏华译糖尿病足诊治实践彩色图解(APracticalManualofDiabeticFootCare)[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6,4:16.

    [8] 刘红艳.糖尿病足的三级预防[J].吉林医学,2012,33(6):1332.

    [9] (美)卡内尔(Canale.S.T.),(美)贝帝(Beaty,J.H.)原著;王岩译.坝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3680.

    [10] 付小兵.糖尿病足及其相关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

    [11] 王爱红,赵缇,李强,等.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调查及医学经济学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496.

    [12] 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3] 李东镖,武志坚,王霄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6):7703.

    [14] 沈志敏,杨晓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骨外露伤口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5:1317.

    [15] 尚 凯,王宗儒,万吉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要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759.

    [16] 吕福庆,刘险峰.VSD负压引流术应用于四肢创伤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7):1446.

     

    ↑上一篇: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颈椎过伸性损伤致急性颈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