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肱骨中下段骨折时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4-03-12  浏览次数:728次

    在临床上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得到了改变,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这也使得肱骨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而言,在临床解剖上较为特殊,因此在治疗方法上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减少桡神经损伤以及骨不愈合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对收治的64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64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20~53岁,平均35岁。其中有34例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24例患者因摔伤所致,6例患者因重物砸落所致。经临床诊断,其中有28例患者为粉碎性骨折,有22例患者为斜形骨折,有14例患者为螺旋形骨折。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X线片和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不存在合并骨折以及桡神经苏损伤。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后侧入路患者,需要选择健侧卧位,并对其肱骨后侧中间作切口,从而使肱三头肌充分显露。将筋膜切开,并分离肱三头肌的长头和侧头。将肱三头肌内侧头进行切开,并对桡神经谨慎剥离,并注意不要使桡神经显露出来。患者的骨折部位充分显露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对于前外侧入路的患者,需要选择健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并切开骨折部位,将肱肌以及肱桡肌进行钝性分离,并显露桡神经,并采取有效的游离保护措施,防止桡神经损伤,显露骨折部位后,进行骨折复位以及钢板内固定。

    1.2.2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并进行手法复位,对骨折部位进行尽可能恢复,矫正患者的畸形情况。患者复位后,使用夹板、石膏以及外展架进行外固定。

    1.3术后护理和锻炼:所有患者在术后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 d。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4 d进行拆线。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的骨折类型、钢板固定牢固情况、合并损伤以及肘关节被动活动度,从而制订合理科学的术后功能锻炼计划,合理控制锻炼时间以及训练强度。患者在术后需要使用X线片进行检查。

    1.4统计学方法:在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损伤发生率、骨不连发生率以及肘关节Mayo分数进行观察和比较。其中Mayo肘关节评分的满分为100分,疼痛分数为45分,运动功能分数为20分,稳定性分数为10分,日常活动分数为25分。分值越高的患者,肘关节功能越好。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进行3~25个月的随访调查,两组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在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肱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在治疗上主要采用复位治疗,并对肱骨头的血液循环进行保留,保证骨折端的稳定,患者还需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上存在较特殊的解剖结构,因此容易造成患者的桡神经受损。在此次临床研究中,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患者[1]。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固定性较好,术后能够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然而内固定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从而取出内固定,因此加重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另外,手术方法还会对患者的肱骨干的血液供应造成影响。肱骨干的供血大多只有1根,肱骨中下段发生骨折,则会对患者的滋养血管进行破坏,从而导致骨不连的出现。在此次临床研究中,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手术治疗患者,且手术治疗患者出现骨不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2]。

    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患者而言,存在较大的创伤性,对患者的骨折愈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给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手术治疗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以上明显高于非手术患者[3]。非手术治疗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例如在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包扎时,需要对夹板的松紧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4]。在对患者进行骨折手法复位时,需要保持谨慎小心认真,防止对患者的桡神经造成损伤。对患者落实相关护理,防止患者在包扎后出现皮肤压疮。患者在固定后不宜进行X线复查,防止患者出现骨分离,导致骨折愈合不完全[5-6]。总结得出,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手术治疗,骨折的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段,骨不连以及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7]。

    4参考文献

    [1]郭永刚.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99.

    [2]曾日祥,张耀强,马勇.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4):42.

    [3]陈志龙,蔡林.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3(4):23.

    [4]王正祥,洪建斌,杨子斌,等.儿童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11):98.

    [5]张海波,王义生.浮肘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附24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3(2):212.

    [6]胡月正,陈华.肱骨骨折闭合复位后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治疗[J].吉林医学,2011,14(9):154.

    [7]杨龙彪,张东方.桡神经移位在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17(10):202.

     

    ↑上一篇: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