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逆行带蒂胫前动脉筋膜瓣加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发表时间:2010-04-13  浏览次数:701次

      作者:施卫标,马玉杰,江永良,陈剑楼,方国庆,王晨 作者单位: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江苏 张家港 215633

      【摘要】 应用逆行带蒂胫前动脉筋膜瓣移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外形整齐,质地软,踝关节活动良好。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筋膜瓣;植皮;足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8~65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8例,砸伤3例,机器绞伤2例。损伤部位:左侧足背软组织缺损9例,右侧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急诊修复5例,5~10天修复8例;创面皮肤缺损面积:5cm×8cm~7cm×12cm。1例伸趾肌腱毁损缺如,3例合并伸趾肌腱断裂,4例伴跖骨骨折,3例伴足趾毁损缺如。

      2 手术方法

      2.1 筋膜瓣设计 切取范围,上界可至小腿中上1/3平面,下界至内外踝连线平面,外侧至腓骨前缘,内侧至内踝后缘与胫骨内髁的连线,以胫前动脉的体表投影作为筋膜瓣的轴心线。以两支供血支的起始处,即内外踝连线中点以上3cm及7cm处为胫前动脉筋膜的入点。

      2.2 筋膜瓣切取 根据创面大小画取布样,筋膜瓣应较创面大约10%,沿胫前动脉的体表投影线纵行S形切开皮肤,直达皮下深筋膜层,在筋膜上将皮肤向两侧作锐性分离,显露筋膜层,依创面大小设计筋膜瓣,取长宽比例可达3~5:1,将筋膜瓣自肌膜层向外掀起,于胫前肌与趾长伸肌间隙解剖胫前动脉血管蒂,保留肌间隙筋膜约1~2cm于血管蒂周围,注意保留胫前动脉发出的皮支血管周围筋膜,切开筋膜瓣上下及后缘,于筋膜下分离至血管蒂折返处肌间隙。阻断胫前动静脉近端,观察筋膜瓣及足背远端血运良好后,切断并结扎胫前动静脉。

      2.3 受区处理 受区创面彻底清创止血,如有骨折予骨折内固定,肌腱缺损或断裂予修复。将筋膜瓣经皮下隧道引至受区,与创缘皮下缝合,取大腿前内侧中厚皮片网状植皮,一期修复创面。供区皮肤直接缝合。短腿石膏托功能位固定。

      3 结果 13例筋膜瓣全部成活,1例筋膜瓣远端2cm×3cm植皮未紧贴筋膜,液化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经3~5个月随访,筋膜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有保护性感觉。未出现皮肤磨损及溃疡。

      讨论

      胫前动脉筋膜瓣的优点:近年在对小腿筋膜皮肤血供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肌间隔(隙)筋膜穿血管的水平分支(横支)为营养血管蒂的筋膜瓣翻转180°修复同一平面的软组织缺损。(1)切取胫前动脉筋膜瓣,手术方法简单,组织量大,移位灵活,避免吻合血管,容易开展[1];(2)切取较大的筋膜组织瓣后,受区能直接缝合,仅留下切口疤痕,继发畸形少;(3)部分脂肪附着在筋膜上,不要去除掉,保证了脂肪组织内的血循稳定性,胫前动脉筋膜与足背动脉筋膜程度相似,符合生理解剖特点,效果稳定;(4)胫前动脉筋膜瓣上有丰富的血供,中厚皮适当加压容易成活,不易感染;(5)胫前动脉筋膜瓣,顺行逆行均可以转移,修复范围大,不需要吻合血管,风险小。

      存在缺点:(1)胫前动脉筋膜瓣必须植皮修复创面;(2)手术方法简单,但胫前动脉筋膜上的穿支纤细,极易损伤,影响血流循环,造成筋膜瓣坏死,取胫前动脉筋膜瓣要求有娴熟的显微解剖技术,分清胫前动脉的分支;(3)胫前动脉筋膜瓣有时包绕拇长肌腱,解剖不注意易损伤筋膜的穿支,难于解剖时可以在踝下切断伸拇长肌腱,抽出近端,筋膜瓣转移后再吻合;(4)切取胫前动脉筋膜瓣时,必须牺牲1根胫前动脉,术前必须用超声波探测胫前、胫后动脉。如胫后动脉变异,切忌取胫前动脉筋膜瓣;(5)胫前动脉筋膜瓣逆行转移隧道容纳筋膜血管蒂张力不可大,隧道要求宽松,不可卡压血管蒂。

      【参考文献】

      [1]周琳,刘胜红,孙世胜,等.逆转踝前皮瓣修复拇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3,17(4):239.

    ↑上一篇:唇腭裂修复术中的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手背部深度烧伤切削痂延期植皮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