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紫芦三花汤治疗Ⅰ度、Ⅱ度烧伤86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07  浏览次数:631次

      作者:黄雷湘    作者单位:545001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东麟社区卫生服务站   【关键词】  紫芦三花汤;烧伤

      我院门诊自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采用紫芦三花汤治疗烧伤86例,均获得痊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烧伤病人86例,其中浅Ⅰ度10例,浅Ⅱ度65例,深Ⅱ度11例;烧伤面积最大9%,最小0.15%。男女各4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其中15~60岁68例,占79.1%;因开水、热汤烫伤66例,炭火烧伤、电烧伤13例、排气管烫伤6例、药物灼伤1例。

      1.2 紫芦三花汤的制备 我院制剂室采用紫草、芦荟、菊花、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罗汉果、地榆、两面针、一点红等适量配制。加水约2 000 ml,以文火煎煮,药水煮开后,继续小火煎煮1 h,置凉后过滤,然后再小火煎煮1 h左右浓缩至500 ml备用;使用时需以甲硝唑注射液各半混合使用。

      1.3 治疗方法 通常于烧伤创面清创后立即使用,约48 h后创面收敛不再渗出。具体方法:将紫芦三花汤浸湿无菌纱布,单层敷料盖在烧伤创面上,每30 min滴1次药液,持续湿敷1~2天,第3天后每日涂药液3~4次,涂药以后用电吹风较远距离吹干,保持创面干燥,Ⅰ度创面一般用药2天左后即可痊愈。对深Ⅱ度、面积较大的浅Ⅱ度或合并较重感染者,应同时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感染较轻者可口服抗菌药物;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1.4 治疗结果 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本组病例全部获得治愈[1],总有效率和治愈效率为100%。治愈时间Ⅰ度约2天,Ⅱ度为5~8天,深Ⅱ度均在30天内痊愈。本组86例病人使用紫芦三花汤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2 讨论

      2.1 烧伤损伤机制 人体皮肤烧伤后,经强热力作用,引起皮肤、黏膜(组织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烧伤区及其周围深层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大量渗出,组织水肿。Ⅰ度皮肤发红水肿;Ⅱ度创面出现水疱、渗液;Ⅲ度烧伤皮肤全层坏死,呈焦炭样改变。

      2.2 紫草 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组织渗出和水肿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上皮组织增生和修复,加速创面愈合等功效。近年来从中药紫草中已分离提取多种药用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紫草素是一种选择性很强的抗菌药物,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紫草是临床治疗烧伤极为重要的一味中药。

      2.3 芦荟 是重要的传统植物药,它含有多糖和蒽酮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及护肤保健等重要作用。现已证明,芦荟中的大黄素、多糖、糖蛋白均具有抗病毒、抗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须发癣菌)活性[3],芦荟能消除细胞感染时所释放出来的有毒代谢物以及内毒素。

      该制剂具有组方合理,制备简单、作用快、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和诊所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502.

      2 肖培授.新编中药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76-986.

      3 郑荣珍,袁宏球.中华芦荟多糖的研究.热带药物学报,1998,19(12):177-180.

     

     

    ↑上一篇:当归多糖对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下一篇:应用逆行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创面修复12例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