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1例男性尿道上裂伴完全性尿失禁手术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4-19  浏览次数:550次

      作者:刘维如 王伟 石理华 作者单位: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天津 300162

      【关键词】 尿道上裂 尿失禁 尿道手术

      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是泌尿生殖系统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据文献报导,大约每3.5万个存活的新生儿中有1例,男性为女性的3~4倍。我科收治1例膀胱内翻修补术后,遗留完全性尿道上裂,经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性,16岁。因1岁时在外院行膀胱内翻修补术,膀胱修复成功,尿道上裂遗留,伴完全性尿失禁,于2004年6月14日 入院。体检:两侧海绵体分离,完全性尿道上裂。拉直阴茎可见一被覆粘膜的浅沟,尿道开口于耻骨联合下缘呈漏斗状,仍可见少许膀胱粘膜外翻,耻骨分离7 cm 。阴囊中隔分离,双侧睾丸附睾大小基本正常。IVU显示双肾形态、功能正常。膀胱造影显示有明显双侧输尿管返流,膀胱容量约80 ml。术前准备,自尿道开口放置Foley气囊导尿管,牵引固定以阻止尿液外溢,持续引流2周,会阴部尿性皮炎消失。连续硬膜外麻醉,先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可见膀胱粘膜呈暗红色、结节样水肿,血管纹理不清。游离膀胱颈部及双侧输尿管下段,采用YoungDeesLeadbetter法,即裁剪膀胱颈及三角区缝成管形。

      取阴茎背侧的尿道粘膜宽约1.5 cm ,沿两侧切开,保留基底部有充分血运,围绕F8号多孔硅胶管同时缝成管形。术中要彻底切除阴茎背侧纤维索带,使阴茎充分伸直,使得新形成尿道变的更短,难以修复长段的尿道缺损,术中利用阴茎腹侧带蒂皮瓣缝合成管状,穿过阴茎头隧道至背侧,三段成形尿道分别用0/5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尿道。根据术中条件采取输尿管跨三角区前移抗返流手术。予以膀胱造瘘。将两条阴茎海绵体向外侧稍做游离后,向上翻转至新形成的尿道上方,应用0/5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使新形成的尿道位于双侧海绵体下方,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中,术中注意要减张缝合,以防止尿道受压。纵行剪开阴茎腹侧包皮,旋转到背侧缝合。固定硅胶支架管,包扎伤口。术后严格管理病人,保持引流管道的固定通畅,定时从尿道支架管应用庆大霉素溶液低压冲洗管腔,每日1~2次,直至拔管,防止尿道分泌物滞留、引起尿道感染。术后3周拔除尿道支架管,排尿通畅,无尿失禁,仅在用力时有少量尿液溢出。

      2讨论

      该病例虽为膀胱外翻,但因1岁时外翻膀胱修复成功,只遗留下完全性尿道上裂、尿失禁,因此处理与完全性尿道上裂相同。外科治疗需达到:①阴茎伸直和延长;②重建尿道;③控制尿失禁。文献报导:伴有尿失禁的尿道上裂在膀胱颈重建后,初期成功率仅为50%左右,而且与膀胱容量有关,大膀胱者,术后79%可获得满意尿控制。小膀胱者仅42%获得尿控制。本例尿道缺损长,而且是成形尿道三段相连。初期排尿获得满意控制,这可能与尿道组织的力量和它的长度有关。另外新形成的颈部,包括部分膀胱颈部平滑肌起到括约肌作用,尿道内口缩窄至正常范围(进出F8号导尿管有箍管的感觉)也是控制尿失禁的关键。应用血运丰富的腹侧包皮和阴茎皮肤转至背侧,将游离皮(粘膜)管严密复盖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本例术前膀胱造影显示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术中给予双侧输尿管抗返流手术。对于男性尿道上裂患者,由于阴茎背侧纤维索带和阴茎悬韧带的牵拉,阴茎向背侧弯曲。因此,在尿道上裂修复中,为了使阴茎伸直,要求做到充分切除阴茎背侧的纤维索带,松解尿道沟的粘膜,然后可用橡皮筋压扎阴茎根部,快速向阴茎海绵体注入生理盐水,直到阴茎完全勃起。如果阴茎伸直不满意,则可切除阴茎耻骨韧带并游离部分阴茎脚,使其达到充分伸直,术中切忌损伤阴茎血管神经。本例患者术后跟踪随访1年多,B超检查双肾无积水,未出现腰痛,发烧及尿路感染症状,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上一篇: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鼻尖畸形的整复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