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整形外科学》

    红外线辐射式全身热疗致皮肤烫伤的原因与预防

    发表时间:2011-05-20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李 萍 作者单位: 511495 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红外线辐射式全身热疗致病人皮肤烫伤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对热疗过程中发生皮肤烫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指导临床防护。结果 红外线辐射式全身热疗致皮肤烫伤的主要原因有:热疗前准备不充分、局部温度过高、热疗者体型肥胖或有瘢痕组织、热疗时血液循环不足及防护不当。结论 正确采取措施如做好热疗前病人的准备、治疗过程中加强对病人的观察、保证充足血容量、做好防护等能有效降低皮肤烫伤发生率。

      【关键词】 热疗;烫伤;护理

      热疗是利用加热来治疗肿瘤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有效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其常见并发症是皮肤烫伤。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该疗法治疗病人42例,疗效满意。其中发生皮肤烫伤5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1 治疗原理

      我院采用的是德国HECKEL公司产HT-2000M型全身热疗机,属红外线-A放射仪,为国内首家引进。由四个射线态辐射源(4×300W)及高闪式铝制热阻薄膜吊舱组成。加热原理:将病人置于吊舱内,利用红外线辐射加温,通过皮肤传导入皮内,经血液循环使病人体温由正常逐渐升高,持续6h左右(升温1.5h,恒温3h,降温1.5h),体温最高达40.5℃~41.8℃,升温至38.5℃左右给予适量静脉麻醉剂催眠,帮助患者在可忍受的状态下完成治疗。达到恒温时静脉滴入化疗药物,利用热效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强化疗、放疗效果[1]。

      2 临床资料

      42例病人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0~69岁。发生烫伤的5例中食管癌1例,烫伤部位为右肘部,面积1cm×6cm;乳腺癌1例,为左足背烫伤,面积1cm×1.5cm;盆腔肿瘤1例,烫伤左大腿,面积3.5cm×5.5cm。3例均为浅Ⅱ度烫伤,伤后抽出水疱内积液,予烧伤湿润膏局部涂擦,于4~5天内痊愈。其余2例为局部充血,呈红斑性Ⅰ度烫伤,给予局部冷敷后缓解。

      3 原因分析

      3.1 热疗前准备不充分 因为热疗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此知之甚少并且治疗过程时间长、升温慢,总时间需6h左右。如果热疗前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知识缺乏,治疗时容易产生紧张、烦躁情绪。本组病例中有1例就是对仪器认识不足,加之情绪烦躁,在舱内活动时,将腿过度抬高致左足背直接碰触红外线发射仪导致烫伤。另外病人携带金属物品入舱,金属由病人接触金属体的部位向外辐射热量,使皮温升高,则很可能在接触部位产生烫伤。

      3.2 局部皮温过高 皮肤烫伤时局部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热力和接触时间。热疗时,患者置身于舱内,四个红外线发射仪直射部位如腹部、双大腿处易形成局部高温区,若温度过高(如超过42℃),加热时间一长,极易出现皮肤烫伤。

      3.3 热疗者体型偏胖或有瘢痕组织 体型过于肥胖的病人禁忌行全身热疗,因为肥胖者皮下脂肪积聚,而脂肪组织比热低、血循环差,热传导差[2],容易被加热且不容易散热,导致热量蓄积造成皮肤烫伤,因此体型偏胖的热疗者皮肤烫伤的几率更高;瘢痕组织内胶原纤维多,散热较正常组织慢,在加热过程中也可能造成瘢痕处烫伤。

      3.4 热疗时血循环不足或防护不当 热疗时患者大量出汗,同时血管扩张,细胞通透性增加,组织间隙水肿形成,导致血流减少。如果循环量不足,将直接影响热量散发,是引起皮肤烫伤的最常见原因。且因为出汗多,皮肤脱水,相对干燥,对各种刺激抵抗力下降,如果治疗过程中局部受压过长,造成血运障碍或者防护操作不完善也容易引起烫伤。案例中有1例是因为测压黑胶管暴露、吸热过多,病人手臂覆盖织物单薄,胶管热量传导至皮肤引起右肘部烫伤,呈条索状,为血压计输气胶管灼痕。

      4 预防对策

      4.1 做好病人热疗前准备 治疗前日访视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热疗的原理、治疗过程、镇静催眠方法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治疗的无创性、安全性、治疗后恢复快等优点,必要时可陪同患者来热疗室现场讲解,用足够的时间去回答病人的问题,让患者接受热疗相关信息,对热疗的治疗方法和实施治疗的医务人员有所了解,树立信心。治疗前让患者排空大小便,做适量放松运动。同时征求病人意见,选择其喜爱和熟悉的背景音乐播放,以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保持身心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4.2 加强热疗时的防护 热疗时协助患者着厚度适宜的棉质衣物,去除所有体表金属物(如手表、项链、耳环、金属眼镜、活动性金属义齿等)。皮肤保持清洁,忌涂擦护肤类油性物质。体型肥胖者及热疗直射区域以棉质大毛巾覆盖。脂肪层薄弱者(如恶病质病人)骶尾部垫海绵垫或棉圈,减轻其受压程度,防止因体位性压伤诱发烫伤的发生。人工肛门、义乳病人及术后瘢痕愈合处可先用锡纸(普通厨房用)覆盖隔热,加盖毛巾后再进行治疗。血运差的肢体给予适当抬高,并行棉织物覆盖以促进循环,防止热蓄积。每间隔1h更换手指血氧饱和度探头一次,血压计输气胶管,尤其是金属接口处予纱布包裹,避免暴露及接触身体,阻断热量的传导。

      4.3 加强治疗中的观察 热疗前选用较粗静脉留置针建立通道并妥善固定,供热疗时大量、快速补液。治疗时利用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保证充足的血容量。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升高,热效应使生命体征改变明显,因此治疗中既要重视病情处理,又要加强皮肤烫伤的防范。清醒患者应经常询问其感受,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定时督促和帮助病人更换体位,行镇静麻醉后定期开舱查看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果发现皮肤潮红或患者主诉局部灼热感时,提示该部位温度可能达到42℃以上,可立即采用喷壶喷洒少量冷水来降低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温度。对于热疗直射区域也可定时预防性喷洒冷水降温,避免局部高温。治疗过程中禁止患者身体直接接触红外线辐射仪及仪器的其他金属部位。在镇静麻醉状态下可加用棉质手套、脚套包裹裸露肢体,同时热疗直射区加盖大毛巾防止烫伤。另外治疗中注意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可激励病人的自信心和满足感,防止情绪紧张。

      总之,全身热疗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被越来越多患者的接受。因为治疗时间较长,涉及的环节众多,为了避免热疗时发生烫伤,护理人员既要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又要加强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认真做好热疗时护理,细心观察,及时处理病人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治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彭楠,赵彼得.临床肿瘤热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4.

      2 李鼎九,胡自省,钟毓斌.肿瘤热疗学,第2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6.

    ↑上一篇:不同剂量胰岛素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血清IL
    ↓下一篇:隆鼻硅胶假体的雕刻顺序和设计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