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颅脑创伤后发热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27  浏览次数:712次

      作者:于亮,李学芝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莱阳

      【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发热的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病人的发热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和结局。结果:合并呼吸道感染发热9例(15%)脱水热20例(33%),中枢性高热26例(43%),感染性休克发热5例(8%)。处理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广谱抗生素、物理降温等纵使办法。43例发热好转,17例呈植物生存或死亡。结论:颅脑创伤后高热有多种原因,应及时对症处理以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发 热; 诊 断; 鉴别诊断

      Analyze the Causes of Feve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YU Ling, LI Xue-zhi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Laiyang City, Shangdong Laiyang 26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feve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 60 case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ho had different fever were studied and its 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 were focused on. Result: 9 of 60(15%)were pneumonia fever, 20 of 60(33%)were dehydration fever, 26 of 60(43%)were neurologic fever and infections fever were 5 cases(8%). All cases fever were treated by adding blood volume,antimicrobial agents using,physical cooling and so on. 43 of 60 had fever controlled, the rest were planty alive or death. Conclusion: There were several causes on the fever of posttraumatic brain injury. It should be treat timely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survival rate.

      Key words: Traumtic brain injury; Fever;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颅脑创伤病人常见有发热,原因多种多样,发热可加重脑损害,导致病程延长,影响预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其有关颅脑创伤后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报告60例,旨在提高对颅脑创伤后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颅脑中、重度创伤病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从18~60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挫裂伤15例,颅内血肿9 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8例。GCS评分3~10分,平均评分6分。临床症状表现为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持续昏迷者10例,中间清醒期者13例;血压升高,脉博、呼吸缓慢30例;有肢体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35例,四肢强直16例;瞳孔正常29例,一侧扩大9例,双侧扩大12例;有颅骨骨折11例。合并症包括脊柱骨折5例,锁骨骨折7例,四肢骨折4例。

      1.2 方法:在病人入院后,每2h测量体温1次,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常规作CT化验、胸片及B超检查,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补液、止血。对脑水肿病人采用骨瓣减压。对有脑积水者予引流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全部发热病人用降温帽,同时加用相关抗生素,给退热药对症处理。对发热原因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 结果

      60例中死亡12例,植物生存5例,不同程度致残12例,恢复良好31例。60例病人伤后1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18例在入院2d内有发热,体温超过37.8℃,发热率30%(18/60)。全部病例中,GCS>8分的病人34例,其中体温超过39℃的高温热病例有15例,占44%(15/34);GCS≤8分的病人26例,其中体温超过39℃的高热病例有16例,占61%(165/26)。

      胸片示肺部感染引起发热11例(18%,11/60)经抗感染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体温;15例颅脑创伤,因应用大量脱水药物,心率快、血压低并高热,为典型的脱水热(25%,15/60)通过测中心静脉压,补充血容量后病情恢复稳定。20例(33%,20/60)发热而汗少,对退热药和抗感染药不敏感,被诊断为中枢性高热,应用溴隐亭,同时物理降温,7例病情缓解,13例效果不明显。4例(7%,4/60)呈明显的全身炎性反应,同时患者血压低,经血培养,应用广谱抗生素,3例效果明显,1例较差。

      3 讨论

      3.1 颅脑创伤后发热的发生率:Stocchetti等[1]报道110例颅脑创作病人伤病人伤后1周内有73%的病人发热,其中GCS>8分的病人发热率为52%,GCS≤8分的病人发热率为78%。另有报道脑创伤病人入院2d内发热率为44%[2]。Kilpatrick[3]报道129例闭合性颅脑创伤有超过50%的病人发热。Alrecht[4] 等到回顾性分析了40例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病人在在入院72h内的发热情况,68%的病人至少有1次体温≥39℃。本组60例均是随机挑选的发热病人。主要目的是分析颅脑创伤后的发病原因和类型,这在以前的相关文献中尚无报道。据结果我们可看出,60例中发热病因主要凶手呼吸道感染发热、脱水热、中枢性发热及全身性休克发热四种。

      3.2 颅脑创伤与其发热的机制:呼吸道感染、全身感染性休克收起发热的原因不难解释。脱水热是由于应用了大量的脱水药物,大量失水造成低血容量性脱水而无汗,体内热量排不出来,从而收起高热。中枢性发热的可能原因是局部脑组织和全身发生炎症反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为内源性致热原,可刺激下丘脑前部一视前区的热敏神经元,使“调定点”温度上移,导致体温升高[5]。颅脑创伤后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可刺激AH/JOA热敏神经元,上调“调定点”温度致体温升高。颅脑创伤合并感染也是导致体温升高的一个原因。Stocchetti等[1]认为感染病人的发热率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非感染病人。也是报道[4]认为颅脑创伤在3之内的发热是随机的、频繁的,与感染无关。本组18个病例2d内均有发热,1周内全部见发热。可以这样解释,颅脑创伤的病人在创伤后2~3d的发热可能与感染无关,主要是中枢性发热,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感染的机率增加,感染逐渐成为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本组病例伤情轻重与发热有一定关系,即GCS评分≤8的病人较评分高的病人容易发热。有作者[2]认为伤后2d内的发热与GCS评分无关。这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3 颅脑创伤后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笔者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中枢性高热作为最后一个怀疑的诊断,否则会延误其他发热原因的诊断。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的发热可从如下两点区分:一是发热没有出汗,中枢性高热是不出汗的,而一般的感染性发热多伴有出汗;二是对药物的反应,中枢性高温对解热镇痛药以及激素无效,而感染引起的发热退热效果好。由于减压的需要常大剂量应用脱水剂,大量失水得到补充血容量可纠正发热。如果病人高热、心率快提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如同时病人血压低,需要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则提示有感染性休克,建议立即血液培养、应用广谱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Stocchetti N, Rossi S,Zainer ER, et al. Pyrexia in head-injuried patients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J]. Intensive Care Med,2002,28(11):1555-1562.

      [2] Geffroy A,Bronchard R,Merckx P,et al.Severe traumatic head injury in adults:Which patients are at risk of early hyperthermia [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 (5):785-790.

      [3] Kilpatrick MM,Lowry DW,Firlik AD,et al.Hyperthermia in the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J].N-eurosurgery,2000 46(4):850-855.

      [4] Albrecht RF 2nd,Wass CT Lanier WL.Occurence of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temperature alterat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trisk for brain injury[J].Mayo Clin Proc,1998,73(7):629-635.

      [5] Caims CJ,Andrews PJ.Management of hyperthermia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Curr Opin Crit Care.2002,8(2):106-110.

    ↑上一篇:腹部外伤术后早期活动的指导
    ↓下一篇: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AST)在“5.12”汶川大地震早期伤员筛查中的运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