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骨科患者输血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7-20  浏览次数:751次

      作者:刘萍,刘美荣,姚锁良  作者单位: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输血易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好护理工作。方法:2006年1月至11月创伤骨科1 263例输血患者进行标本的采集,输血、取血时查对,核对后输入。结果:1 263例患者在输血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有13例,9例患者发生胸闷,16例患者皮肤出现荨麻疹,心力衰竭1例,高血压2例,其余1 222例未发生任何输血反应。1 263例输血患者输血治疗后未传播任何疾病。结论:输血过程,严格的三查七对,认真、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以有效避免多种不良的输血反应。

      【关键词】 创伤骨科;输血;护理

      输血治疗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血液携氧能力,红细胞悬液是成分输血中最常用的红细胞制剂之一,由于输注,即能纠正贫血、失血,又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它可以取得最大的携氧能力和最小的血容量扩张[1]。而创伤骨科的患者创伤大、病情重、出血多、输血量大,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输血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安全及时地将血液输入患者的体内,挽救患者的生命,避免发生意外,认真采集血标本,严格查对,准确无误和输血过程中的护理观察工作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适应证

      2006年1月至11月创伤骨科1 263例输血患者,年龄19岁~90岁,男853例,女性400例,失血性休克45例,严重创伤170例,多发骨折98例,骨盆骨折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上肢毁损伤5例,下肢毁损伤8例,双踝骨折18例,内外踝骨折92例,肩锁骨折12例,骨折伴严重贫血3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认真、细致查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血红蛋白含量、ACT、HBcAg、抗HIV、梅毒检验结果,凡两人以上患者同时配血时,血标本要分别放置。

      1.2.2 取血时查对

      取血时必须详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同时查对日期,检查血液质量。一名医护人员一次只能取一名供血者的血液制品[2]。

      1.2.3 输血时查对

      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首先查对输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是否相溶。其次床边查对,查对患者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血型。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以备必要时送检。

      1.2.4 输血中的护理

      输血前护士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病情伤情,在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

      2 结果

      见表1。表1 1 263名患者在输血中发生输血反应情况表(略)

      3.1 输血过敏反应

      发现后及时减慢输血滴数,给予保暖,15 min~30 min后症状缓解。对输血后发生胸闷、心慌、气短的患者及时告知值班医生,立即给予吸氧,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神志至症状消失。对输血后皮肤出现寻麻疹的患者,遵医嘱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或生理盐水内加地塞米松5 mg~10 mg静脉滴注。一般10 min~15 min症状消失。对输血后发生心力衰竭及高血压者,给予对症处理,及时纠正。

      3.2 输血前需将血袋轻轻的反复颠倒数次,直到紧密的红细胞混匀为止 输血时禁止向血袋加入任何药物,特别是钙剂;也不许用葡萄糖、葡萄糖盐水液、林格氏液稀释,以免红细胞变性、凝集、溶血[3]。因为药物可改变血液中的pH值、离子浓度和渗透压,使血液变性而发生溶血。连续输用两名或两名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要在两名供血员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3.3 输血时

      给患者输血时,输入后观察5 min~10 min无异常后方可离去。快速、大量输血时,应将库血加温。还可以在患者头部,大血管肢体的输血静脉处,用热血袋热敷,使局部加温,但应注意水袋温度,防止烫伤患者肢体,如果患者输入后感觉肢体发凉,应注意患肢保暖。研究表明:37℃~38℃水浴加温后输血比较安全可靠[4]。输血作为一种抢救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输血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认真细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输血意识,提高了输血护理质量,减少了输血反应。

      【参考文献】

      [1]石坚,黄丽辉,邓克飞.手术患者红细胞悬液输注临床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105.

      [2]朱小红.成分输血的临床护理[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46.

      [3]王硕,王欣然,韩斌如.大量输血患者并发出血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9.

      [4]耿淑琴,孙颖,郝美璞,等.库血加热对红细胞完整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5)10:573574.

    ↑上一篇: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内脏出血中 的诊断意义
    ↓下一篇:关节镜下缝线纽扣钢板固定双骨道双束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