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创面感染常见菌体外药敏评价

    发表时间:2012-07-23  浏览次数:1461次

      作者:裴卫国  作者单位: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患者感染致病菌体外药敏情况,为其预防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细菌构成比及体外药敏状况。结果 创伤患者致病菌种类较以前报道无重大差别,体外药敏结果统计显示部分菌种耐药率增高,建议根据药敏结果有选择地进行预防用药。结论 统计分析创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可针对性的进行医院感染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创伤;分泌物;致病菌;预防用药

      创伤患者感染问题出现几率较高,尽管现在手术都严格要求无菌条件,使用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并通过预防使用抗生素,使感染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是部分创伤患者开放性损伤却极易接触到环境中的致病菌,造成创面感染,感染一旦出现,不仅加重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也给治疗造成很大影响,成为术后重要并发症之一,为给创伤患者感染预防及治疗提供充足和及时的实验室依据,选取我院临床检验中心接收的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标本1964人次,进行了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抗生素和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统计分析其在体外药敏试验中的耐药率,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自2009年1月1日—7月30日期间,我院临床检验中心接收的所有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选取细菌培养阳性样本进行分析。

      1.2 仪器与试剂 美国BD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及配套的阳性菌PMIC/ID-55检测板,阴性菌NMIC/ID-4检测板。

      1.3 实验方法 在同时进行质控菌株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患者标本检测。试验菌株结果由BD系统采用NCCLS标准进行结果判定。按照细菌种类,选取阳性标本>50份的菌株统计分析其对部分常用药物耐药率。

      2 结果

      本院患者以外伤为主,对所有送检标本进行分析,其中1964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54.5%,采用BD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鉴定,细菌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创伤患者伤口分泌物致病菌构成

      对上述培养阳性的标本以BD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抗菌药物特点、细菌耐药情况、临床疗效等因素,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选择一些临床治疗中常用于预防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中的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西丁(统计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头孢他啶(统计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氨基糖苷类中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喹诺酮类中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合成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统计分析其在药敏试验中的敏感情况,见表2, 表3。表2 G(+)致病菌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表3 G(-)致病菌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

      3 讨论

      外伤患者伤口感染致病菌情况因年代、地域、医院内抗生素使用规范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止创伤患者感染的重要措施,因此,了解本地区细菌感染状况,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将是感染控制的有效手段[1],我院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创伤感染的致病菌构成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虽然各医疗机构在致病菌构成上可能存在差别,但是对这些细菌的感染情况和药敏试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仍将是医疗机构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感染菌种中G(-)菌较G(+)菌为多,与近年来报道的医院感染病例中G(-)菌逐步增多的趋势基本一致,我院以外伤患者为主,开放性损伤创面极易接触到环境中的致病菌,造成创面感染,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比例比较接近,也体现了创伤感染的一些特点。提示在预防用药时应兼顾G(-)菌和G(+)菌,优先选用对G(-)菌和G(+)菌都较敏感的抗生素。近年来不断有报道青霉素在抗感染中效果逐步下降,部分医疗机构在预防感染时还在强制使用青霉素,可能是出现致病菌青霉素高耐药变异的原因之一,我们统计分析结果也显示青霉素类药物在阳性球菌中耐药率很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甚至达到了98.1%。革兰阴性杆菌药敏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使用效果较好,可能与其作用机理为青霉素类加β-内酰氨酶抑制剂有关[2],除此之外,对各类抗菌药物都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并且耐药机制的发生几率有增长趋势,部分菌株存在高耐药率现象,因此,若在发现感染后经验用药,其临床使用效果将会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加速细菌耐药变异产生。因此,我们建议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送检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李秀云,阎美铃.医院感染的细菌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6):719-720.

      2 彭彦孟,孟德胜.规范和监控抗菌药物在医院临床中的使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12:87.

    ↑上一篇:汶川地震大批量伤员在后方医院的救护程序探讨
    ↓下一篇: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内脏出血中 的诊断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