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动态脑电监测诊断癫痫

    发表时间:2012-02-28  浏览次数:662次

      作者:刘珑玲  作者单位:运城市头针研究所,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 癫痫(epilepsics)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病。脑电图(EEG)作为癫痫诊断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发作性质和癫痫发作类型的诊断有重要帮助,也是选择抗癫痫药物和评价疗效的重要依据。因多数癫痫发作和阵发性放电是随即出现且历时短暂,因此,24 h动态脑电监测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关键词】 癫痫,脑电图,动态脑电监测

      癫痫(epilepsics)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病。对临床上癫痫样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常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否为癫痫发作?是什么类型的癫痫发作?脑电图(EEG)放电与临床表现有什么关系?应选用何种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如何?什么时候停药?EEG作为癫痫诊断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发作性质和癫痫发作类型的诊断有重要帮助,也是选择抗癫痫药物和评价疗效的重要依据,但多数癫痫发作和阵发性放电是随即出现且历时短暂,因此,常规EEG的阳性率比较低。动态EEG采用海量内存的技术,可将24 h动态EEG信号采集和储存到纪录盒中,经计算机回放观察患者脑电波形,并进行分析处理。动态脑电监测在诊断中可协助解决如下问题:

      1 发作性质的鉴别

      临床上除癫痫外,惊厥性或非惊厥性阵发性疾病也可能为非癫痫性发作,如:头痛、腹痛、晕厥、睡眠肌阵挛等。在出现发作性疾病时,如EEG出现痫样电话动,是诊断癫痫发作最直接而可靠的证据。记录不到痫样放电则支持非癫痫性疾病的诊断。24 h动态脑电监测由于观察时间长,比较准确及时扑捉到痫样放电,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

      2 发作类型的鉴别

      癫痫发作分类是选择抗癫痫药物的重要依据。动态脑电监测可使患者在脑电描记的全过程中自由话动,随时观察,不必局限在检查室中,使分类更加准确。

      2.1 失神发作 典型的失神发作常伴有自动症,可有轻度强直、阵挛或肌张力改变。EEG为双侧同步3 Hz在棘慢复合波节律爆发。不典型失神发作,EEG为弥漫性2.0 Hz~2.5 Hz不规则棘慢复合波。局部性发作,颞叶或额叶起源的局部性发作均可表现为凝视,可伴自动症或头、眼向一侧偏转等症状,EEG为局部起源的阵发性电话动。

      2.2 跌倒或点头发作 历时较短暂,意识状态不易判断,EEG出现广泛性多棘慢复合波。

      2.3 原发性和继发性全身性发作鉴别 局灶性发作常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动态脑电监测可记录到发作开始阶段局灶性起源的放电及对应的局部性发作症状,并可观察到EEG的继发双侧同步化及发作扩散演变的过程。

      2.4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若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持续意识障碍、认知减退、语言运动减少、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应考虑到非惊厥持续状态的可能,并进行24 h动态脑电监测,若EEG为持续弥漫性或局限性痫样放电,可在监测下静脉注射氯硝安定1 mg(小儿0.03 mg/kg~0.05 mg/kg)。如给药后EEG有明显改善,伴随临床症状好转,则符合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

      3 局灶性癫痫的定位

      3.1 颞叶内侧发作 EEG出现颞区或额、颞区起源的阵发性节律性活动,间期出现一侧或双侧前颞区棘、尖波。

      3.2 额叶发作 EEG出现弥漫性低电压去同步化和额区阵发性节律,间期出现额区散在棘、尖波或正常。

      3.3 枕叶发作 EEG出现枕或后颞起源的棘波节律,逐渐扩散并演变为棘慢复合波节律,间期一侧或双侧枕区散发棘波、棘慢复合波,闭目时出现或增多,睁眼抑制。

      3.4 Rolandic区发作 EEG出现一侧中央或中颞区起源的棘波节律,逐渐扩散并演变为棘慢复合波节律。间期一侧或双侧中央,顶、中、后颞区棘波,棘慢复合波,左右可不同步,睡眠增多。

      4 评价抗癫痫药物的疗效

      在临床上控制癫痫3 a无复发的患者中,停药时,EEG仍有痫样放电者,停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EEG正常者。对失神性癫痫,停药前的EEG监测更为重要,如EEG仍有超过2 s~3 s的棘慢复合波发放,则表明仍有临床不易发现的短暂性发作,不宜停药。对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其EEG有高度的年龄相关性,即使发作控制多年,但EEG一般要待青春期后才能正常,如发作确已控制无明显认知损伤,可考虑停药。临床上,要准确诊断癫痫及发作的类型,正确地选择抗癫痫药物,就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24 h动态脑电监测结果确定,排除非癫痫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症等,分清发作类型,确定病灶部位,对症用药。避免因诊断失误而选药不当,不仅影响疗效,还会造成医源性难治性癫痫。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脑电图在癫痫外科定位诊断中的应用[M].《癫痫诊断与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2] 张汤敏.癫痫类方精讲[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汪业汉.癫痫的立体定向术,《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急性脑梗死病人周围血中IL-16的动态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