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发表时间:2012-02-22  浏览次数:664次

      作者:冯才政,郑轶  作者单位:河南许昌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疗效。方法:对27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的DPN患者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3处周围神经松解术进行了治疗,并随访4~11个月。结果:术后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62.9%,缓解29.6%,无变化7.4%。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51.8%,缓解40.7%,无变化7.4%。短期随访表明疗效稳定,症状无反复。结论: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可有效帮助DPN患者恢复感觉,缓解疼痛。

      【关键词】 周围神经松解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1月~2009年12月收治DPN患者27例。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21例。1型糖尿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27.8岁(17~4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0个月。2型糖尿病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6岁(42~78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4.5年。病人在入院前血糖控制良好,且已平稳1个月(HbA1c<9%)。并且排除其他原因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均存在双膝以下对称性麻木和感觉障碍以及自发性神经痛。

      实验室检查:应用Neuropack 2型神经电位诱发仪检查。27例中有22例显示双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4例双膝以下两点辨别觉异常。

      手术方法:对本组27例行下肢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术中进行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腓骨小头下2cm行长约3cm斜行切口,全层切开皮肤,皮下,于腓骨长肌腱旁分离腓总神经,并于神经嵌压处切断部分肌腱松解腓总神经,沿腓总神经表面向远近松解神经束膜。然后,于足背第一二足趾间取纵行长约3cm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游离腓深神经,向远近端全程松解腓深神经束膜。最后,取跗管处弧形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及屈肌支持带分离并保护胫后动、静脉及其分支,于其下分离胫后神经。沿神经走形方向游离并松解神经束膜。皮内缝合切口并以间断缝合加固。

      疗效评定标准:麻木以无、轻(偶有)、中(持续但分散注意力后不明显)和重(无论何时都持续存在)分级。疗效以治疗后麻木程度变化来评定。级别下降>2个为明显缓解,>1个为缓解,0个为无效,上升为恶化。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从0分至10分疼痛程度逐渐增强,疗效以手术前后VAS下降程度评定。VAS下降率≥80%为明显缓解,20%~80%为缓解,≤20%为无变化,VAS上升者为恶化。同时对比患者下肢两点辨别觉变化。

      随访:对27例术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4~11个月,并于4个月随访时复查神经传导速度。

      结 果

      手术效果:术后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62.9%(17例),缓解29.6%(12例),无变化7.4%(2例)。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51.8%(14例),缓解40.7%(11例),无变化7.4%(2例)。VAS评分由术前7.4±1.5降至2.2±0.9。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点辨别觉较术前改善者14例。27例术后无1周围神经损伤发生,有4例切口延迟愈合。

      随访效果: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显示所有症状缓解的患者病情稳定,症状无复发或加重;胫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为30.4±4.2m/秒,治疗后为40.5±3.6m/秒,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快,有显著性差异(P<0.05),腓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为33.9±3.5治疗后为42.3±4.1m/秒,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快,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7例术后随访为7月,手术疗效稳定。

      讨 论

      DPN发病率高达60%~9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是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2]。目前,国内外治疗多采用控制血糖、调节代谢及改善微循环,以期纠正神经缺血缺氧,增加神经传导功能。但是,目前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DPN有效方法[3]。

      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DPN原理如下:①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容易受到卡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肿胀;糖尿病患者神经内传递系统失调。所以,糖尿病患者体内受损的神经难以自我修复并因此产生症状。②神经病变与神经受压二者之间的关系:糖尿病人的代谢异常可以导致神经病变,而神经病变又可以导致神经受压。在病程的某些阶段,神经病变和神经受压是同时存在的,但是症状是由于神经受压而产生的。

      基于以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DPN。这种手术可以在手臂、手、腿和脚上进行,通过切开韧带或纤维组织松解神经通路上的受压部位,改善神经的血供,并使神经可以随邻近关节的运动而滑动。周围神经松解术并不能解决糖代谢异常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但是如果在神经受压发生后行周围神经松解术,可以恢复神经的血运,使麻木和疼痛的症状缓解或消失。

      本研究表明对于下肢来讲,1型和2型DPN患者接受周围神经松解术后下肢麻木症状有效率(显著缓解+缓解)为92.5%。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91.5%。目前短期随访发现,随着术后神经血运及营养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进程如同神经损伤后再生一样。在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再次出现感觉异常,但症状多与术前不同。临床实践表明,对于DPN病患者来讲,越早治疗,术后功能恢复越好甚至可以达到完全恢复。

      【参考文献】

      1 Petit WA Jr,Upender RP.Med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Clin Podiatr Med Surg,2003,20:671-688.

      2 Thomas VJ,Patil KM, Radhakrishnan S,et al.The role of skin hardness,thickness, and sensory loss on standing foot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ar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preliminary study.Int J Low Extrem Wounds,2003,2:132-139.

      3 Malik RA. Current and future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Treat Endocrinol,2003,2:389-400.

    ↑上一篇:伽玛刀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