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2-03-02  浏览次数:613次

      作者:田秀敏,董书芹  作者单位:德州市立医院,山东 德州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在日常工作中队80例脑梗死患者早期锻炼康复总结出:要想降低病人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干预是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 脑梗死,早期,康复,体会

      脑梗死使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占脑卒中的80%。大多数脑梗死并人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对于脑梗死病人,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脑梗死造成的躯体性损害症状,而对患者梗塞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很少予以注意,特别是在中小城市,由于人们观念、知识层次、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原因,认为症状改善即疾病治愈,忽略了早期康复干预,延误了病情,造成不可逆转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本文对我科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在病情稳定时实施的早期康复干预,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调查对象 80例脑梗死患者,入选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确诊为脑梗死。男46例,女34例,年龄41岁~87岁,职业干部15例,工人40例,农民2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30例,初中以下50例。其中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50例。上肢肌力≤II级50例,≥III级30例。下肢肌力≤ II级55例,≥IV级25例。

      1.2 方法

      将80例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由专业康复师集中指导训练2 h,每日安排患者回病房后训练动作的个数、时间并检查督促,康复病程平均为15 d~30 d,康复训练前后肌力对比(见表1)。表1 康复训练前后肌力对比(略)

      1.3 康复效果分析

      由于80例患者均采取早期康复干预并坚持患者出院后的强化训练,并在早期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置,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1]、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重组。

      2 体会

      2.1 功能锻炼的时间

      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病24 h后即开始功能锻炼。

      2.2 首先进行心理康复

      患者突然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带来一些经济上的负担,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功能的恢复。因此,康复师要关心并开导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正确对待病情,靠自己顽强的毅力,积极参与以及配合康复治疗。

      2.3 康复训练的实施

      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及早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教会病人做瘫痪肢体被动运动方法,肌力<3级者,协助病人进行被动活动,依次肩、肘、腕、指、髋、膝、踝、趾各个关节;肌力达到三级,鼓励患者主动锻炼;肌力4级~5级者,鼓励患者对日常生活尽量自己处理,辅助为辅。在被动训练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定时完成每日规定的次数和动作,动作不规范患者及时进行纠正。把整个锻炼计划结合与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洗脸、刷牙等,必须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4 加强安全防护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护措施的稳妥,以免在康复过程中患者摔伤,使之产生畏惧心理,使康复过程回到起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早期康复脑梗死患者需要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更需要丰富的康复知识和康复师的耐心,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不断更新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刘钦刚.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M].华夏出版社.

    ↑上一篇:成年人眩晕型癫痫10例脑电图分析
    ↓下一篇: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