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

    发表时间:2012-04-10  浏览次数:702次

      作者:康根超,张文科,王运强,张军生 作者单位:(晋州市中医院内科,河北 晋州 052260)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灯盏细辛注射液;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改善大脑循环、神经保护、改善内耳微循环、稳定前庭感受器功能为主,药物多采用盐酸培他啶、奥扎格雷钠、胞二磷胆碱钠等。中医治疗本病多在祛风、化痰、补虚、行瘀的治则下组方遣药。笔者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以眩晕为主诉,发病时间少于24 h,经头颅CT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疾病;②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提出的诊断标准[1];③排除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1.2 一般资料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内科就诊的10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1±4.6)岁;其中伴发高血压病15例、血脂异常13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0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8±3.1)岁;其中伴发高血压病13例、血脂异常14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伴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药物,同时对症处理(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53021569)4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效果。

      2.2 观察指标

      ①观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统计疗效。②采用EME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仪经枕窗探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观察对比治疗前后VA、BA平均血流速度变化。③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每日监测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客观检查包括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神志、肌力、体质量等生理指标,如有特殊变化,随时检查。

      2.3 疗效标准

      依据《神经病学》[2]有关标准拟定。痊愈:眩晕、恶心、呕吐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显效:无眩晕发作,坐起或站立时稍感头晕,有轻度不稳感;有效:偶感眩晕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2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2)表2 2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VA、B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3.3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2组均未发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无异常,监测神志、肌力、体质量无变化,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情况,治疗耐受性好。

      4 讨论

      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占缺血性卒中的20%[1]。后循环缺血后引起的眩晕,属于中枢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致。临床特点:①眩晕与改变头位或体位无关;②粗大持续的眼球震颤;③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向一侧倾斜;④自主神经症状不明显;⑤耳鸣和听力减退不显著。

      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黄酮,具有保护神经元与防治细胞毒性、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自由基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3-5];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纤溶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液供应,防止再灌注损伤[6]。

      本观察结果显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VA、BA平均血流速度,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

      [3] 管青山,狄晴,张颖冬,等.磁共振波谱分析灯盏细辛对实验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64-5265.

      [4] 吴育彬,吴映华,庄伟端,等.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1):6-8.

      [5] 熊劲,刘晓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SOD、MDA、NO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4,25(12):1463-1464.

      [6] 张春霞.灯盏细辛中黄酮类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111-113.

    ↑上一篇: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精神病人噎食急救21例次回顾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