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外科学其他》

    中青年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1010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镇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手外伤患者不断上升,特别以中青年患者为多,而中青年患者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手指的残缺给家庭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夫妻感情,影响日后的生活,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敌对、自卑等情感障碍,再植成活率受到一定影响,说明心理护理也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1]。我科自2010年6月~2012年11月,对60例中青年断指再植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减少患者血管挛缩,提高断指的成活率,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共实施中青年断指再植术共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8~50岁,文化程度小学35例,高中25例。完全离断25例,不全离断35例,采用信封法分A、B两组,A组为试验组,30例32指,B组为对照组,30例30指,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全部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断指再植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凝、消炎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病情严重程度、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手术前按常规护理,术中按手术室常规进行护理,确保手术间的温度,术后按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针对不同时机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向患者简介相关知识,如手术前的准备、手术方式、术中的注意事项、术后的康复治疗等。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减少断指血管挛缩,提高再植的成活率。

    1.3评价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入院时、术后第3天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

    2.1心理特征分析:恐惧、焦虑心理:手指受伤,患者极度的害怕,出现焦虑不安。主要表现为:担心手术不成功,影响美观和日后的生活质量、家庭的和睦;害怕麻醉效果不好;生活环境的改变,角色的突然改变,加上术后的生活受到制约和功能的锻炼,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2.2心理干预措施

    2.2.1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患者恐惧、焦虑程度,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患者意外受伤,肢体的疼痛,甚至残缺导致患者恐惧;担心术中、术后疼痛以及预后不好,导致患者焦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真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是有经验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以及我院成功的病例,手术后会留置镇痛泵,疗效很好,不必担心。详细讲解手术的风险及预后,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给予患者多鼓励,消除患者焦虑的心理,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2术中的心理护理:患者进到手术室这个陌生的环境,手术器械、手术仪器的特殊性,加上尿管的刺激、伤口的疼痛,让患者心理压力加重,表现为全身发抖、不断询问。笔者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根据季节的不同,术前30分钟将室温调到22~25℃,湿度40%~60%,为了防止患者皮肤压伤,选择抗压的啫喱垫,让患者躺着舒服。并根据患者的嗜好选择背景音乐播放,让患者放松心情。术中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给予患者受压部位的局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用止血带时,应根据患者的体型、血压选择合适的袖带及压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在愉快的环境中渡过手术期。

    2.2.3术后的心理护理:断指再植,手术只是成功了一半,术后的恢复也是不可忽视的。术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7~10 d,抬高患肢高于心脏10~500px,并禁止吸烟[2];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制约,许多患者难以坚持,表现为烦躁不安。笔者在术后第3天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心理状态,认真解答患者的提问,并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图文并茂地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害处、尼古丁可以引起血管痉挛,对再植术后患者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如有疼痛应及时向医生反应,及时处理,有文献报道[3],疼痛控制能有效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因疼痛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所以术后3~4 d内适时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防止疼痛引起血管痉挛,但禁用血管收缩剂,换药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疼痛。再植术后常规给予患者静脉镇痛,减少因疼痛而引起的血管挛缩,同时减轻患者因害怕疼痛而引起的心理恐惧。

     

    3结果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无论SAS或SDS统计分析,试验组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其得分明显改善,相比较其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不同时机的SAS、SDS的评估,针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防止血管挛缩,两组患者再植成活率有了明显的差异,试验组再植32指,成活31指,成活率为96.7%;对照组30指,成活26指,成活率86.6% 。

     

    表1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表(x±s)

    组别例数SAS入院时术后第3日SDS入院时术后第3日试验组3058.5±8.544.2±7.358.8±9.742.2±7.7对照组3058.8±9.857.8±8.557.8±8.358.2±8.1t值4.96217.3545.42515.605 P值>0.05<0.05>0.05<0.05

    4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对疾病极其的治疗越来越收到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工作者已不仅仅局限于按医嘱进行工作,而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整体出发,从社会心理,疾病等几个方面进行护理。而心理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通过对60例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改变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具体体现,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不同时间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是患者全面认识疾病的过程,及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而焦虑、恐惧、紧张、抑郁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增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使再植血运障碍,不利于创伤组织和吻合血管的修复[4],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减少因心理紧张而引起的血管挛缩。减少血管危项的发生,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5参考文献

    [1]胡英善,罗伟,等.外伤断指后不良心理状态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07,4(1):17.

    [2]何雨生,石武详.断指再植成活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2009,6:339.

    [3]林娟,于文革.断肢(指)再植100例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8:11.

    [4]姚泰.生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8.

    ↑上一篇:肝硬化患者生存分析追踪调查
    ↓下一篇:严重多发性外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