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21  浏览次数:673次

      作者:李国辉 陈惠

      作者单位: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依达拉奉,脑梗死,老年人

      【摘要】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 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 结果 治疗后 30 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371±243)较对照组(786±365)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0 d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 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daravone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Methods 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 was performed.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who had an onset of ACI within 48 hours,were allocated to edaravone group(n=60)or the control group(n=60)randomly.Before treatment and 30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NIHSS),FuglMeyer and Barthel index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daravone group(371±243)and the control group(786±365).Thirty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FuglMeyer and Barthel index was significant.The improvement of Edaravone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Edaravone is a new effective neuroprotective agent in treating ACI.

      【Subject words】 Edaravone; Brain infarction; Aged

      依达拉奉作为自由基消除剂,可以作为脑保护药物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与以改善脑血流为主的治疗药物完全不同。在临床试验中,它的有效性已被证明,但在我国由于该药上市不久,临床报道很少。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根据脑梗死不同的类型,在急性期使用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并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依达拉奉组因患者不合作提前出院而退出2例,对照组因患者不合作提前出院而退出3例。对实际完成115例患者进行有效性分析。依达拉奉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60~80岁,平均(6814±748)岁,病程3~48 h,平均(1849±1213)h;伴有高血压者53例,糖尿病者7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为(3367±2586)分;主要梗死部位:额叶6例,顶叶8例,颞叶5例,基底节区39例。对照组57例,其中男29例,女28例,年龄60~80岁,平均(6935±817)岁,病程4~48 h,平均(1886±1218)h;伴有高血压者51例,糖尿病者5例;ADL为(3547±2563)分;主要梗死部位:额叶5例,顶叶7例,颞叶7例,基底节区40例。以上2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脑梗死、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全部经CT或MRI确认。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并经CT或头颅证实,排除脑出血;②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③60~80岁住院患者,性别不限;④发病 48 h以内;⑤无全身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⑥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入选标准者;②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③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④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⑤过敏体质。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40 ml+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拜阿司匹林 100 mg,每日1次;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药、降血脂药、降血糖药和脱水剂,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患者于入院后第1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①床上良肢位的摆放;②运动疗法保持关节活动度训练;③平衡功能训练;④步态训练;⑤ADL训练。每天1次,每次 1 h。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30 mg+生理盐水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14 d为1疗程(用药期间注意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临床疗效判断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运动功能评价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治疗前基础数据的可比性、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使用t检验。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依达拉奉对ACI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略)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依达拉奉组基本痊愈23例,显著改善22例,改善10例;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改善8例,改善6例。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776%)、有效率(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6%,421%),P均<005。

      2.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略)

      3 讨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由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促进自由基的产生,已经证明自由基的产生和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的加重密切相关,自由基可使构成细胞膜的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从而使脑组织的损伤加重。依达拉奉作为全新概念的脑梗死治疗药物,已经成为脑梗死治疗的新选择,其主要成分是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它作为脑保护药,药理作用和以往的治疗药物不同。已经证明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另外对脑缺血和再灌注时的脑水肿也有抑制作用,还有资料显示对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还有,对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溶解及出血时间等都没有影响,预计出现出血等合并症的危险性很小,可以和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酶药合用,因此无论是单独给药还是和其他药物联用,都可以说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用药选择范围的扩大。ACI发病后的前3月是功能恢复较快的时期,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地区,早期康复治疗已成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临床长期观察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早期康复训练对ACI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ACI发生后,缺血病灶中心及血流灌注缺如的中心区,在短时间内完全坏死,出现不可逆的改变。药物治疗仅能挽救坏死灶周围功能受损的缺血组织,通过降低脑水肿,控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侧支循环等,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促进部分神经细胞功能,故药物治疗的作用是有限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侧支循环式的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代偿及功能重组可起到积极作用。依达拉奉能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另外对脑缺血和再灌注时的脑水肿也有抑制作用,对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同时再辅以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二者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ACI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上一篇:雌激素、apoE与阿尔茨海默病
    ↓下一篇:脑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改变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