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支气管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12-23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周松吉 周卫锦 沈卫华 潘伟忠 作者单位:324400 浙江省龙游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危险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妨碍抗肿瘤治疗,缩短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之一。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住院肺癌患者196例,分析肺癌下呼吸道感染的现状,探讨肺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利制订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回顾性调查住院196例经纤支镜活检或CT引导下肺活检或肺手术标本病理证实肺癌患者,男96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3.8:1;年龄40~90岁,中位年龄65岁;其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21例,占肺癌总数61.7%。肺癌组织学分类按WHO肺癌组织学分类法,分期采用肺癌TNM分期标准[1]。

      1.2 肺部感染诊断依据[2]

      (1)发热或咳嗽、咳痰等症状;(2)肺部听诊有湿音;(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4)胸部X线或CT片有炎性病灶;(5)痰培养有细菌生长。符合两条以上者可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肺癌分期、类型、部位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见表1。

      2.2 除肺癌本身因素外,年龄及与感染相关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吸烟史、营养状况、慢性非癌性肺部疾病、发病时间、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见表2。表1 肺癌分期、类型、部位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略)注:*P<0.05(均与II期比较);**P<0.05(均与腺癌比较)表2 年龄及与感染相关的可干预危险因素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略)

      从分期上看,III、IV期感染率较I、II期明显增加,不同类型中,以鳞癌和小细胞癌最多,中央型亦较周围型更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3 讨论

      肺癌下呼吸道感染与诸多因素有关:III、IV期患者因肿瘤体积增大,纵隔淋巴结转移、阻塞或压迫支气管且肿瘤毒素释放及晚期疼痛,进食量小,出现恶液质等均增加了感染机会。从组织类型看鳞癌和小细胞癌多见,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此二型肺癌患者多有吸烟史。经病理学证实,吸烟使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使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低下,易致呼吸道感染[3];(2)鳞癌和小细胞癌多为中央型肺癌,鳞癌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小细胞癌倾向于粘膜下层生长,常侵犯管外肺实质,易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团块,均可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除癌症本身外,其它危险因素也可致下呼吸道感染,如(1)原有慢性非癌性疾病存在,细支气管粘膜萎缩,管壁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管壁僵硬或塌陷,发生阻塞性肺气肿或肺间质纤维化,对细菌、异物清除障碍,通气功能下降,局部抵抗力差而易致感染;(2)手术治疗中,使用全麻气管插管,属侵入性操作,术后气管弹力纤维破坏,纤毛运动减弱,气管排痰不畅;(3)放疗后血管闭塞,血管壁增厚,痰液积聚引起放射性肺炎;(4)化疗期间骨髓生长抑制,白细胞、血浆蛋白降低,营养障碍;(5)手术、化疗、放疗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有抑制或损害作用,使之免疫力低下,增加感染机会;(6)住院时间长,反复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增加二重感染[4]。

      肺癌下呼吸感染临床常见。针对肺癌本身因素,及时放、化疗或手术使瘤体、淋巴结缩小,减轻阻塞,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对上述可干预因素尤应重视,制定相应预防感染的措施,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力。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凡有条件的医疗单位都应对临床致病菌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掌握重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准确资料,供临床合理使用和选用抗菌药物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0~170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01~203.

      3 付月云,赵秋霞,齐振普.肺癌合并肺部感染116例分析.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15(4):69.

      4 冯可青,王国培.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临床荟萃,2000,15(10):448.

    ↑上一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肝素剂量、浓度与APTT关系初步探讨
    ↓下一篇:克林霉素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人肺炎20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