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哮喘持续状态2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2  浏览次数:465次

      作者:牛旭东 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

      【关键词】 哮喘

      我院自2005~2007年收治哮喘持续状态25例,现将其诱发因素及发病季节等有关问题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9~65岁;发病季节:1~3月4例,4~6月7例,7~9月5例,10~12月9例;诱发因素:有诱发因素者23例,其中呼吸道感染者14例,过敏因素所致者5例,因气候改变而发病者4例;既往史:慢性支气管病史者7例,哮喘病史者8例,过敏史者3例,肺气肿患者3例;病程(从出现哮喘到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时间)小于12 h者4例,12 h~1天者2例,2天~4天者7例,5天~7天者6例,超过7天者6例。

      1.2 入院前治疗情况 入院发热者17例,入院前经抗炎治疗者10例,经解痉治疗者15例,其中口服氨茶碱者10例,应用异丙基肾上腺气雾剂者3例,口服糖皮质激素者2例。

      1.3 辅助检查 做胸部DR片25例,9例有肺纹理增粗、紊乱,10例合并有肺炎体征,7例有肺气肿体征。血常规检查25例,白细胞>10.0×109/L者16例,红细胞>5.5×1012/L者6例。CO2结合率低于22 mmol/L者8例。

      2 讨论

      哮喘持续状态为支气管哮喘持续恶化,症状严重的表现,临床表现为喘息症状频发,持续甚至迅速加剧,体力活动和说话受限,神智改变,常出现发绀,患者常取端坐位,常有典型的三凹症,呼气明显延长,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其诱发因素多为:呼吸道感染、过敏源和理化因素、气候改变、精神因素等。

      通过25例分析表明,呼吸道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过敏原和气候改变次之。本病症冬季多发,春季次之。25例病人在10~12月份和4~6月份发病15例,占60%,这与北方气候有密切关系。秋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的好发季节,易引起呼吸道炎症改变,春季由于气候的改变,加之某些特异性体质的人是诱发原因之一。本组14例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其病理改变可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浆液渗出,引起气道阻塞,表现咳嗽等症状,易引起哮喘发作。5例因过敏因素而引起,由于过敏原刺激引起机体变态反应,反应释放的化学介质使支气管痉挛,引起哮喘发作。化学介质释放又可使血管扩张,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亢进,分泌物增多,易使气道阻塞,使肺泡不张或过度充气,导致通气或换气功能不利,通气/血流比值失常,加重缺氧和酸中毒。本组5例因气候骤变,引起哮喘发作。气候骤变,易使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病人并发呼吸道感染。气压低可使过敏物质、刺激性气体、有害粉尘聚集地面,易诱发哮喘。

      这种病人治疗时应及时正确用解除支气管痉挛药,并采用祛痰、抗炎等综合措施治疗。应尽早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异常,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易复发者,或秋冬气候异常季节应用色甘酸二钠雾化吸入,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73.

    ↑上一篇:肺部肿块定性诊断的两种常用方法的临床评价
    ↓下一篇:诱导痰技术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